古今中外名人诗传:借古喻今,鉴外指内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江湖与彼岸!
用现代诗歌浓缩和象征的方式,萃选古今中外的文化(学)及政商军等各界名流,以高度概括和生动细节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和穿越方式,展现每个人独特而彪炳的生命与艺术的传奇。
借古喻今:
《范蠡 商圣与文财神》
曾任相国兼上将军
策划并操盘了“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承诺复国后与之分治
但他深谙伴君如伴虎
更是不爱江山爱美人
遂泛舟五湖
抱得西施隐
乃中国历史上最懂激流勇退且能高寿善终的典范
弃政从商
三次巨富
千金散尽还复来
演绎一幕幕“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的传奇人生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鬼谷子四大高徒的师兄
后世被推崇和追认为文财神
《屈大夫与端午节》
出身红二代
还是世袭贵族
忠君爱民
达则兼济天下
开创了中国文人
以身殉国的先例
比起做官
诗写得更好
最大的成就
为百姓留下了一个节日
和一种名吃
如果活到川普时代
派他去和美帝贸易谈判
无疑最佳人选
《项羽与鸿门宴》
大风起兮云飞扬
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的大刀和铁骑撼动了大秦的高墙
但两虎相争的鸿门宴
推杯换盏 刀光剑影
一贯的轻敌和一时的心软
却使他抱憾终生
虽然有红颜作伴
无奈虎落平阳
再无东山再起之机
只能绝望自刎乌江
大好河山被无赖刘邦篡取
废黜百家 独尊儒术
建立.专. 制.大汉 千年. 皇. 权
空留下李清照的万古绝句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陶渊明的桃花源》
几经沉浮
升迁无望
某一天
悄然辞别帝都
回到久违的桑梓
租一片向阳的山坡
种满平生最爱的菊花
毎日黄昏
点燃一支卷烟
在缭绕中遥望远山
终于可以放弃电脑
用熟悉的的笔写字
内心无比的安静
偶尔邀请几位老友
大醉一场
庄周梦蝶
毎隔一年的冬季
去澳洲温暖的海滨
看看女儿陪陪外孙
《苏东坡的长脸》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每当写出如此绝句
他的长脸上
就挂滿了恃才傲物的表情
这时往往是他事业的低谷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只有王菲
唱出他内心的孤冷
而另一位写出
不畏浮尘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变法失败的王安石
成了他一生的政敌
宋词创造了
与唐诗比肩的巅峰
他功居一等
当然
人们更记住了
他还有一位
情思敏捷的
苏小妹
《苏轼与汴京》
东坡一生
三次被贬
浪迹天涯
才写下了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多秋凉”
每次重返帝都
穿过熟悉的街市
都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更要面对诗词解决不了生存与现实问题
专门造访
曾经的诗友和政敌王安石
把酒对弈
探讨有些沉疴和痼疾
是否只有改革和改朝换代才能解决
那位曾经写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宰相王文公
如今淡然回复
本人己归隐向佛
不再问庙堂之事
东坡再回朝廷不久即位极人臣
但终究无法适应宦海风云
于是又自请外放杭州
继续过起诗酒田园呼朋唤友的生活
最后于真州(仪征)写下绝笔之作: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王安石归隐》
介甫兄
少时推崇无为主义
最喜欢隐士诗人寒山
青春年代奋发读书考中全国第四名
从此一路为官 青云直上
发动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
并写下经典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但正如中国所有的改革者
几乎都是悲剧一样
王安石也未能幸免
在诗友苏东坡为代表的保守派反对下
终被皇上罢兔
遂于南京钟山脚下
建了一座“半山园”隐居十年
每日骑驴登山
参佛写诗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李煜:词中之帝 亡国之君》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南唐后主写得一手艳词
颇为戏子和公公们青睐
但治理朝政比一头猪还蠢
一场文艺大梦
害人害己
Huo Guo殃民
终被大宋所灭
不但丢了大好江山
也丢了卿卿性命
临死前留下一句千古悲鸣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纵使你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
可依然逃不出如来佛的的手心
最多只是在他的手指根撒泡猴尿
刺激下他的嗅觉神经 如此而已
然后他会永恒地微笑
轻轻翻掌
你就被压了五百年 不见天日
纵使你金箍棒
能大成擎天立柱
把漫漫夜空捅个亮窟窿
可你依然无奈
只要那位非男非女的唐僧
无毛的女人嘴唇 喃喃低语
你就成了孙子
在地上打滚高叫 饶命
纵使你金箍棒
能小为火柴木棍
藏入艺术的耳孔
只要那头人猪杂交的八戒师弟进言
你就被无端放逐
屡战屡败 虽败犹荣
好在你不是娘胎所生
而是石头变成
因此七七四十九天炼你
依然无羔依然完整
不但学会了72变
并且造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吃过寿桃
尝过金丹
做过弼马翁
也名诩齐天大圣
可一条紧箍咒
就锁住你的一生
归去吧
老孙
受了那么多苦
受了那么多屈
何必哪
回你的花果山做你的逍遥猴王去哈
坚持吧
老孙
如果你想继续一路降妖伏魔
陪师父赴西天取经
那就是你做人的代价
那就是你成仙的苦行
老孙
大圣
別无选择
也许就是你的宿命
无谓始终
1985年于桑梓
杜甫的草堂
北风怒卷
阴雨如泣
老杜抱病在床
长咳不止
一生的落魄
成了最大的的荣誉
曾经悲咏的广厦万间
现今纷纷空置甚至烂尾
寒士们
要么登堂入室
要么富甲一方
要么移居海外
山河不变
盛唐仿佛再现
贵妃正当红受宠
只有诗歌沦为鄙帚
北风怒卷
阴雨如泣
老杜燃炉置酒
等待放逐的李白
来此痛饮长歌
远处
城里
灯火辉煌
午夜
关外的钟声
悄然响起
《李太白与水中捞月》
飞流直下三千尺
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不摧眉折腰事权贵
浪迹名麓与大川
对影成三人
低头思故园
桃花潭水深千尺
朋友遍天下
它日遇知己
风月亦红颜
不仕不商不隐
只做酒中仙
诗人无饭否
托钵走乡关
掷笔如栽树
立地即长眠
《陈子昂冤狱》
伯玉兄
开唐诗革新之先河
对李杜影响颇深
辈份甚高
可谓真正的前卫诗人
少年尚武
曾仗剑伤人
后从文
毁琴扬名
以诗立万
一生致仕效忠
虽曾官拜右拾遗
但屡遭贬谪甚至两度充军边塞
人格分裂矛盾
失意时针贬时弊
尽欢时歌功颂德
最后被皇亲国戚
构陷入狱迫害致死
(华夏千古官场又有几个文人善终)
生前登幽州台
吟下千古绝唱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李商隐的青鸟》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义山兄以一首诗名震海内
孰不知这首自古流传的爱情诗
写的却是唐末的官场生态
身处皇.权.国度
加盟或避隐皆是无奈选择
先拜牛党今孤楚为师
后结刘党王茂元为岳丈
一生在牛李党争中浮沉流离
郁郁不得志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当爱人故去
山河飘摇
他于一个傍晚
登高望远
写下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贾岛还俗》
因童年家境贫寒
被父母送予和尚抚养
19岁受戒
以一首“僧敲月下门”
惊动诗坛
留名青史
21岁云游首都长安
结交诗友韩愈等一干成功人士
遂立志还俗
32岁再赴长安
娶妻生子
科举落榜
诗歌无饭
只能从事文书工作
并靠诗友们接济
“甘露事变”受牵连险些送命
又是被位高权重的诗友搭救
后外派四川遂州任小史
65岁获升迁时去世
贾岛还俗后仍然写诗
几乎未有流传作品
但却一生受诗友之惠
法号无本
至今己没人记得
《薛涛从良》
八岁作诗
天赋很高
后父早逝
16岁沦为乐籍
彼时的大唐有两大流俗
一是青楼公开娼盛
二是当官都要会写诗
凭才貌双全
结识诸多当时大人物
其中就有诗人杜枚 白居易 元稹等
甚至被剑南西川节度使(西南局***)韦皋上书皇上
提名担任校书郎
虽因男权规则被否
却也获得更大声名和机会
被韦皋聘为帅府公关经理
周旋于达官显贵中
赢得财务自由
最后厌倦声色犬马
退出官伎生活
成为独立女性
在成都百花谭旁买下一处豪宅
与杜甫草堂仅一箭之隔
《王莽的除夕》
公元23年
是他执政15年的最后一个除夕
百姓己用粮食换好鞭炮
等待高呼除夕快乐的那一刻
胡适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者
把土地和酒、盐、铁、矿山全部收归国有
他还是个复古主义者
渴望回到儒家思想和周朝旧制
让手下写赞颂文章
妄图跟《孝经》一样愚昧世人
梦想飞升成仙
做活人解剖
只求延年益寿
因为一则“刘秀当为天子”的谶纬而追杀之
有一位追求时尚的皇后
当年就穿超短裙惊艳世人
他的失败不是因为不做为
而是因为想法太多 胡作非为
年关
人人不好过
但他最不好过
执政第15年
最后竟被一位商人所斩
《曹孟德与七步诗》
曹操与曹植父子 才华横溢
支撑起了“建安风骨”
并以《观沧海》和《龟虽寿》“魏武遗风”
但依然改变不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一代奸臣和篡国者的历史形象
他和关羽的纠葛
是男人间经典的桥段
一个以利取胜
一个以义为重
雄兵百万
文武群集
但至死仍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
所谓统一大业的难题悬而未决
宁愿天下人负我
我独不负天下人
死后也要让所爱的女人们陪葬
并留下了“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家国悲剧
《明思宗与大水》
一场大疫之后
朱由检戴着一副隐形眼镜
在故宫看大水
看大水被人墙挡在皇城之外
无动于衷
歌舞升平
他不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己不多
清军铁骑犹如另一股大水
正逼近山海关
他不知道李自成们己遍地生根
他不知道吴三桂们将纷纷反叛
他不知道历史又要悲剧重演
他不知道景山公园那棵歪脖子树正在等他
大水就是一种预兆
天下皆晓
其实他也心知肚明
《崇祯与景山公园》
初冬的帝.都
景山公园的那棵歪脖子树
依然在风中萧瑟
自尽的白绫子
与第一场雪交相辉映
遗落的一只红鞋格外刺眼
而此时的李闯王
正身着毡笠缥衣
骑着乌驳马
浩浩荡荡
杀.进.北.京.城
满清数万铁骑
正屯兵三海关
虎视眈眈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成为千古罪人否
内外交困中
也许殉囯谢罪是最好的交待与结局
两场不同规格的葬礼
结束了一个王.朝.
山河变色
故宫.安在
人民有幸乎
《谭嗣同的遗言》
2018年(戊戌变法120周年)的某个夏日黄昏
我去瞻仰谭嗣同的北京故居
看到他死前跟太太说
我们没有孩子
因为我不想他生下来就是个奴隶
戊戌变法失败
他本可以象康梁一样流亡
但却选择了慷慨就义
试图以此唤醒沉睡的国人
并写下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如今残阳依然似血
国还是那个国
人还是那些人
《流人吴兆骞:最后一位边塞诗人》
吴兆骞
苏州人
因科场舞弊案遭仇人构陷
被清廷流放至满人的发祥之地
宁古塔亦称渤海国上京
慕其才气
黑龙江将军巴图聘他为书记兼家教
还曾创办私塾
启化一方
宁古塔今称宁安
过去的苦寒之地
如今因产号称贡米的晌水大米
和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高山堰塞湖
一一镜泊湖瀑布
称塞北小江南
我的家族墓在此依山傍山
所以每年来上坟
除了祭祖之外
都与吴前辈神交互动
他曾创办了清代黑龙江第一个诗社
并被誉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位边塞诗人
以瑰丽壮阔之《长白山赋》打动康熙
昔日吴侬秀才在冰雪之畔
重塑沉雄悲壮之名
后经号称大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等人搭救赎还
22年后重返故里建“归来草堂”
但己不适应桑梓水土气候
仍思白山黑水而乡愁
临殁语其子曰:
“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钓尺鲤松花江,岂可得耶?”
《溥仪不是末代.皇. 帝》
在坂本龙一《The Last Emperoror 》的BGM中
在冯玉祥的枪口下
溥仪挽着陈冲走出故宫
成为清朝亦是中国的最后一位皇. 帝
他没有想到之后会有
辫帅张勋复辟
袁大头Huang袍加身
且自己又做了一届满州国的皇. 帝
更没有想到他的徒子徒孙绵延不绝
而且还都是以民煮和共合的名义
他做过战犯
最后以一介平民身份善终
溥仪不是中国的末代.皇. 帝
《少年汪.精. 卫》
少年汪.精. 卫
乃反清志士
刺杀摄政王载沣
被捕入狱
“慷慨歌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中山先生殁后
在与蒋介石的党争中
因未能像深谙“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要义
重犯“秀才遇着兵”的低级错误
不久
日本全面侵华
遂乘势建立了伪政权
成了所谓的溥议第二
关于他做“卖国贼”
有三种民间说法
一是为了与同样留日的中正分庭抗礼
二是与蒋达成私下默契“曲线救国”
三是他内心认为殖民地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正如大英帝国与联邦国家
但最后还是被所谓正史定性为“叛国贼”
毁灭了前半生英名烈绩
并于临终前留诗
“心宇将灭万事休
天涯无处不怨尤
纵有先辈尝炎凉
谅无后人续春秋”
《蔡松坡和小凤仙的中秋》
月挂中天
那个时代的北平还没有雾霾
300年专制的大清王朝刚刚谢幕
历史中的蔡锷将军
很想回云南过中秋
为了陪家人
更为了筹倡起事
讨伐复辟帝制的袁大头
但政局险恶沦陷自由
遂佯装沉溺青云阁寄情风月
并在名妓小风仙的遮护下
成功逃脱
蔡将军终于如愿发动护国战争
但不幸英年病逝
袁大总统也因皇帝梦破灭
气绝身亡
而张瑜扮演的义女小风仙
据说流离关东
于寂寞清贫中老去
曾写下千古佳句
赢得英雄知己
桃花颜色亦千秋
《 弘一法师与李叔同》
拜谒完弘一法师断食和出家处
从虎跑寺出来
我选择了大大的酒肉一顿
sorry
法师
我可以追随您的精神
但我的感官和肉体却无法追随您
因为还有太多的俗事尘缘未了
我如今尚位于李叔同时期
也许我更适合鲁智深的方式
也许某天某夜
听潮见信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流芳皆野史》一一读《硬骨头陈独秀》有感
文学发之晨
革命随其后
德赛两先生
微芒耀九州
生逢乱世幸
成王败为寇
赢得真知已
更写爱春秋
先驱多悲剧
信徒筑红楼
终与事愿违
诗酒送白头
百年每一祭
现世正堪忧
天公几发指
人伦不自救
嗟叹几代雄
枉顾民之愁
贪是一己害
晦暗何时休
不废江河好
轮回水覆舟
流芳皆野史
遗臭万年留
《老舍先生与太平湖》
以一部《茶馆》写尽世间百态
和戊戌变法 北洋军阀与国民政府三个时代的兴衰
但他却止步于NewChina的一泓冷月之湖
在那个赤黑的年景
能够选择主动自杀
无疑己是文人最大的风骨
也许他无畏Bao政加身
和竖子们的羞辱
但他无法忍受亲爱之人的疏离与背弃
他追随《人间词话》王国维大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