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 第218章 周瑜图穷匕见

第218章 周瑜图穷匕见 (第2/2页)

“新兵新将,我可以理解他们,不杀他们问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给他们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这是司马徽气愤的另外一件事。

新兵营就堵在进出宜城的水陆要道上,当初设立这座营寨,一个考虑考虑就是为了拱卫宜城。

事情这么快就成了真,可江东水军一句进驻宜城暂行休整就把他们给忽悠了过去,新兵营那帮孙子这事办的简直草率到了家。

那些将领,全犯了没有经验的错误。

司马徽之前做的很成功的练兵方式,这一次,却暴露了极大的问题。

三忠军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练出来的。

在新兵营,司马徽没有派遣任何成熟的将领,只规定了训练项目。

天机楼密切观察,军法司不定期筛查。

整个新兵营,只有新兵,和接连公布的训练流程。

怎么训练,如何训练,全靠自觉。

接连筛查,渐渐确定军中将领,训练强度也不断拔升。

之前做的都挺好的,可这一次,砸了!

这让司马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之外。

也明白了很重要的一点,这样的练兵方式

,只适合和平训练,不适宜于战时参与。

不经历一些战场的磨炼,这些自下选拔上来的将领,简直个个都是没脑子的糊涂虫。

法正依旧还是觉得有些草率,“主公,让新兵营去是否有些过于轻视了?宜趁江东水军在宜城立足未稳之际速战速决,时日一久,我担心……”

“宜城不会出大的问题。既然他们要占,那就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先呆在这里。实在不行,丁奉率水军现在城外扎营,以防万一,但暂时没有必要攻城。”司马徽矢口否决了法正的提议。

法正看司马徽的主意显然已经打定,便打住了想要再劝一劝的打算。

但他依旧认为,与敌同榻,是不理智的。

“你们两个联袂而来,应该不单单是为了这件事吧?”司马徽扫了一眼法正和蒯良,问道。

法正看向了蒯良。

其实,他也不清楚。

他是来说宜城之事的,刚出门就撞见了刚刚从南方回来的蒯良。

蒯良说有要事,但急匆匆也没说个明白,只是说等见了主公,一并说,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

蒯良微微起身,说道:“主公,分田减赋之事已影响到了江东,我南下之后才发现,南方各郡最近有大量的江东百姓扶老携幼搬了过来,他们没有地方可住,就全部在野外搭的草棚,数量十分庞大。尤其是以长沙郡最为严重,自江东而来的百姓,已有数万人之众。”

“可我们在南方各郡的分田,

已经确定了下来。如果再给这些江东来的百姓分田,当地百姓必然不会情愿。而且,这事做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届时,江东百姓必会闻风而动,涌入荆州。”

法正有些吃惊,“我们荆州施行分田之政,已有数月,确实快传到江东与交州了。这两地,与我荆州一衣带水,知道消息是早晚的事情。百姓都想自己过的好一点,他们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这个先例万万不能开,否则遗患无穷。”

“不如,将这些百姓悉数迁往交州?交州虽在江东掌控之下,但路途遥远,江东也顶多算是名义上的掌控,驻守的兵力并不多。而且,王仲宣现在在交州已有声色,安置这些百姓兴许不难。”

司马徽点了点头。

在听到这个事之后,司马徽有两个考虑。

第一个是让政务司跟着蔡瑁大军行动,而百姓跟着政务司去江东分田。可这个法子,其实是有些凑合的意思。

新占得地盘,短时间内很难稳定,这是个麻烦。

而另外一个考虑,就是法正所说的,迁百姓去交州。

而且交州地广人稀,也适宜于移民。

“就按法正所说的办吧。你们派人安抚说服百姓,不要生出乱子,数万百姓挤在一起,前一秒是百姓,后一秒就有可能会化身流寇。但有苗头,即刻扑灭,那些野心勃勃的带头者,格杀勿论!”司马徽沉声道。

今天的他,杀气有点重。

“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