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山东水师,出击 (第2/2页)
张之及的心就立刻提到了嗓子眼。
都察院可是最容易挑起党争的地方,这个一贯以党争出名的大贤,真的坐到了那个位置,那他还不看谁不顺眼就弹劾谁?
而这个人的政治洁癖,注定了他看谁都不顺眼。
这下就为朝堂的安定团结埋下祸根了。
但小皇帝接下来的话,又让张之及放下了悬着的心:“但姜爱卿自认自己不懂新明许多政策。”然后轻松一笑:“还说他就是一个臭嘴巴,来这里是做事的,不是来得罪人而丢了饭碗,也坚据不受。”
这样的解释,到引起了集英殿里一阵轻松的笑声。
“所以,姜爱卿认为教书育人是他的本心,所以请恢复国子监,自请做国子监祭酒。”
刚刚轻松了一下的张之及当时吸了口冷气。
包藏祸心。
国子监算是国家文脉要害,只要一个学子,进入国子监,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官僚体系。
洪武年, 可就出来一个,刚出国子监,立刻被任命为一省布政使的先例的,小看不得。
而明代国子监学生的来源大致有贡监、举监、荫监和例监的区别。
贡监是由地方府、州、县儒学按计划年选送在学的生员贡国子监的学生。
举监是会试落第举人直接入监的读书者。
荫监是以带着宝藏复大明(奔叔)快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