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共同的目标 (第2/2页)
“没有,没有。”
“松大人做的对。”
一众人附和着,气氛颇为融洽。
不得不说,这种所有人齐心做一件事的感觉真好。
在场有几位是前朝臣子,他们深有体会,这种氛围在前朝完全不存在。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
而且陛下也不是隆景帝那种玩权弄术的人,这样便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党争之上……
“好。”
关宁开口道:“这件事情由你负责,内阁商议尽快做一个方案。”看書溂
“是。”
“另外将各地国考情况汇总,呈送上来。”
关宁在江州时,各地国考也在相继进行,他回京匆忙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些事。
“已经准备好了。”
公良禹站了出来。
“那就在这里说吧,正好各位都在,可以听听。”
此次国考的主持者是内阁首辅薛怀仁,进行的虽有波折,但还是顺利的结束了。
其他地方是在南方六州结束后开始的。
因为是地方自主征录,并不需要统一进行,各地的考卷也不一样。
关宁坐镇南方把控,之后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模板,只需照做即可。
谁敢罢考就严惩你,连南方考生都折腾不起来,其
余地方考生都很老实。
只不过义务教育并没有在全国推广。
关宁也考虑实际情况。
南方六州是学风浓烈,经济相对富裕,具备这个条件。
像北方地区,很多人都吃不上饭,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怎么想这些事情?
除了南方六州外,还有上京区域实行。
其他地方模式变了,考的内容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
这样就划分出了全国卷和地方卷……
不管如何,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组织,第一次国考结束了。
万事开头难!
但也为朝廷及地方补充到了所需要的官员。
在这过程中,也挖掘到了不少人才。
最艰难的时候过去了,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关宁信心十足,因为他的变法改革布局完成了!
从新朝建立开始,他就已经有打算,并经过多次推算预演,怎样能把阻力影响降到最低,怎样能顺利进行。
又该用什么方式,又该怎么结合实际情况?
改革变法是最难的。
这些都是他要考虑到的问题。
一步一步,到现在是第四个年头,已经可以看到成果。
接下来,就是把原本只在试点进行的新政,推向全国!
改革变法到如今,已经不没有最初那么大的阻力,就算有,也影响不了大局。
接下来的几天,关宁就在安排此事,各项新政开始在地方实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这个国家已经开始展现出蓬勃生机,每个人都能真切的感觉到变化。
也在此期间,几位朝廷重臣到了告老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