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 第四百三十四章 原来是消竭症

第四百三十四章 原来是消竭症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长孙皇后自问对李佑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在李佑成为太子之后,一直告诫李承乾、李泰不要和李佑作对,兄弟之间要好好相处。

在李世民面前也是给李佑尽好话,当然了,李佑对她也很不错,东宫那边但凡有什么新鲜东西出来,都会往立政殿送上一份,甚至有些时候,李世民没有的,她都有,煤炉、煤炭、新鲜蔬菜、大镜子、香水、香皂、卫生巾.....数不胜数!

可她在李佑心目中的地位终究比不上其生母阴贵妃。

若是承乾、泰儿争气一点,自己也不会担心这些了,长孙皇后想了想,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神色颇为无奈,她并非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只是她也担心自己的未来,如果她和阴妃一样,只是一个普通贵妃,自然不会有些担忧,可她是皇后,若是日后李佑有了其他想法....

第三。

杨釉如今已经能够下地行走,气色也是逐渐恢复了正常,虽未来每个月都要打上一支胰岛素,但是这和痊愈没啥区别了。

看着杨釉像孩子一样在自己面前欢喜蹦跶,萧氏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

“多谢薛将军!”

面对过来查看情况的薛仁贵,萧氏脸上充满了感激。

“民女多谢薛将军!”

杨釉此刻内心也是感激万分,生病的状态真是太难受了,一度绝望,现在则是重获新生!

薛仁贵赶紧道:“两位要感谢就感谢我家太子殿下吧!是他给了药,要不然杨釉姑娘的命就算是神仙来了都没用!”

“再了,杨釉姑娘很快就要嫁入东宫,今后就是女主!”

“既然杨釉姑娘没事了,那我就回去给太子殿下禀报一声,也好让他安心,告辞!”

完,薛仁贵便转身离开。

等薛仁贵走后,萧氏和杨釉母女便聊了起来。

“母亲,我从未感觉如此轻松过!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正常人,太子殿下真是神人!”

“谁不是呢!这个太子是我见过最奇怪的太子,对权柄丝毫不在意,虽嘴上着不治,其实还是挺关心你的。”

“母亲,你什么呢!”杨釉有些害羞道:“我和太子殿下从未见过面,他都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又怎么会关心我呢?”

萧氏笑着道:“亏你打聪明,居然连这点都没有发觉,刚刚薛将军的是把你病好的事情告诉给太子殿下,让他安心,明太子殿下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他不是关心你是什么?”

杨釉:“这....如此看来,太子殿下并不嫌弃我?”

萧氏笑着道:“他为何要嫌弃你?釉儿长得生丽质,这些年全靠生了怪病,不然草原大漠上的那些首领、大汗早就对你图谋不轨了,机缘巧合,皇帝李世民让你嫁给太子李佑,母亲帮你看了,这太子李佑外强内秀,并非薄情之人,你能嫁给他,或许便是这么多年对你漂泊外乡的补偿!”

杨釉轻声道:“其实你和太子李佑那晚的对话,我都听到了,虽然没能看到他的样子,但是他的声音中气十足、富有磁性,女儿...很喜欢!”

“母亲,你还不是在外漂泊,等女儿嫁给了太子殿下,你也可以住在东宫,今后咱们就不用再漂泊,也不会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着着,母女俩竟然抱头痛哭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背着双手走了进来,看到母女俩的样子,不禁笑着道:“看到朕来,你们也不用激动成这个样子吧!”

母女俩自然不是因为李世民激动哭,当即抹掉眼泪。

“民妇与女儿只是想起了草原大漠的伤心日子,所以伤心流涕,还请陛下不要误会!”萧氏从容道。

“额....”李世民脸色多少有些尴尬。

不过李世民脸皮比较厚,再尴尬的场面那也是见识过的,微微一愣,便很自然的岔开话题,“萧氏,你女儿病几乎已经痊愈,今后也只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就可以和常人无异!”

“之后的问题你们就更不用担心,等杨釉嫁给佑儿,有佑儿照顾她,就算是阎王来,也没用!”

对于李佑的医术和能力,萧氏母女自然是相信。

萧氏也明白李世民今过来是为了什么,“请陛下放心,民妇也是信守承诺之人。”

完,萧氏便拿出了半块玉佩。

“这玉佩本来是一块,被我掰成两块,另外一块在东突厥可欣部首领夫人那里,陛下让人将这半块玉佩给可欣部首领夫人,她会给一个锁死的铁盒子,里面便是陛下想要的传国玉玺,记得拿走东西后,玉佩留下。”

李世民接过玉佩,点点头,“放心吧。”

拿到想到的东西,他没有再多停留,而是赶紧回到甘露殿,把李君羡叫来,让其连夜赶往草原可欣部落。

另外一边。

孙思邈自从回去后,便一直在思索如何治疗杨釉的病,并维持翻阅了大量的古书。

今日终于让他找到了蛛丝马迹!

“一渴而饮水多,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阴痿弱,数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

孙思邈拿起《古今录验方》。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也有记载,相如口吃而善着书,常有消渴疾。”

“《素问·奇病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外台秘要·消渴消址:“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这个不妥不妥....”

“《医学纲目·消瘅门》: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

“看来杨釉此病为消竭病,只是如何治疗?书中却未名言,罢了,还是将这些告知给病人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