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流光易逝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文朝大闲人!
文贞五年初,长安开办了华夏钱庄,并且在短短几个月后,遍布各个州郡,用银票代替了现银,为整个文朝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初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仿制银票和士族效仿开办钱庄,皆因为华夏钱庄的防伪技术而失败,再吃过几番大亏之后,最终只有华夏钱庄被百姓和朝廷认可,士族商贾们也断了心思。
同年底,士族将李逸推出的天工开物上的技艺按需学成,开始与民同商,经过两年的时间,文朝各道的民生发展得到很大的提升。
然后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士族也发现李逸没有骗他们,收入的确比自己独家做要高出很多,并且要轻松许多,士族子弟也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在商贾上,可以专心读书,考取功名。
文贞六年的秋试和七年的春式,哪怕是用了糊名的规矩,士族学子考中者也占了八成。
这让所有士族彻底放下了戒备,他们认为无论百姓的生活有没有提高,自己的家族都能凭借优越的条件,永远占领社会的高层。
也是因为这种心态,朝廷缓缓进行的土地制度更改,并没受到士族太多的阻碍,毕竟能轻松挣钱,谁还愿意守着那些土地,靠种田过日子。
也正是如此,户部工部里负责商贾和冶炼的一些职位,被士族极力争取,而农事与农具锻造则被文侨和李伯言的心腹轻松把控。
所以土豆、红薯和玉米等种植的推广十分顺利,巨大的收获也只有极少数人知晓。
百官只是好奇,皇上这两年愈发神采奕奕,朝堂上那挥斥方遒的气势日益增长,却不知这是哪里来的底气。
高昌被灭之后,由都护府守卫的丝绸之路畅行无阻,长安再次享受着万邦来朝的盛况,越来越多的胡邦游商和特使出现在长安。
而这一切的源头,长安许多人都记得是当年那一家报社和百货铺的成立,可如今在曲里巷间谈论起来,都会觉得缺了些什么,那个人似乎成婚之后就没怎么出现过。
“咚咚咚…”不疾不徐却回荡悠扬的扁钟声在学府里响起,鸿鹄放下手中的金属小锤,就看见年龄各异的学子们从学舍鱼贯而出。
就近的一些学子看见鸿鹄,都会有礼貌的喊一声单夫子好,鸿鹄也是浅笑着点头回应,四年时间,他早已没了当初的游侠浪荡样,多了一种为人师表的气质。
这四年里,学府也变了很多,学府直到今年才招第二批学子,但建设一直没停,从最初的十间学堂,到现在的两栋学楼。
虽说很多都空着,但李逸还想加盖,按他的说法,学府从明年开始,将会年年招生。
随着学子们下了学楼,鸿鹄一眼便瞧见楼下一个背着兵匣的身影,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这几年身为学府的武道先生,鸿鹄一直在指导学子们习武,但他自己,也一直被姜鸣予指导,当初李逸只答应教他几家的武学,却不想在姜鸣予这里,他学了数十种。
“姜掌教,你怎么到学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