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重生亲父母 (第2/2页)
警惕的曾宪招暗中观察。
此后三天,曾宪招发现这些陌生人上山摘野果、下地挖野菜充饥。他们从不拿群众的任何东西。
这样到了第四天中午,曾宪招又故意来到小河边洗衣服,并试探性地唱道:“五月当兵开木棉,真心革命不要钱。军衣伙食公家发,家中分了一份田”。
这时一位男子竟然接声唱起:“三月当兵石榴红,天下穷人心要同。?”
这同样是一首出自中央苏区的革命山歌,不仅知道的人有限,且因属方言,听得懂尤其会唱的人更少。
曾宪招终于与同志们相认。她把自己的遭遇讲给同志们听,使大家知道原来她是苏区干部。
这支队伍是项英、陈毅领导的、经过九路突围后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同志。
此时,他们正根据中央分局“统一指挥,分散行动”的决定,化整为零,进山游击,昼伏夜出,保存实力。
曾宪招为找到组织格外高兴。她把同志们接到家中,安排食宿。
但限于条件,大家的生活相当艰苦。即使主要靠野果、野菜充饥,一天也只有两顿。
不久,由于形势更为严峻,项英、陈毅被迫转入深山密林。
为接济项英、陈毅及部队,曾宪招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日敌人开禁允许群众进山砍柴的机会,常把粮食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盐溶进棉袄里,然后丢在山上,使红军能够吃着“捡”来的粮食、穿上“捡”的衣服。?
这年的冬天,赣粤边出现罕见的大雪天气。大雪封山,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锁,游击队的处境更为艰难。
他们衣服单薄,粮食断绝,饥寒交迫,己经挣扎在死亡线上。
一些游击队员实在饿疯了,听说一种“苦笋”可以充饥,便不管其苦涩吞食,结果吃得太多不消化,竟饱胀而亡。
知道这情况,曾宪招冒着杀头的危险,暗中把家里仅有的两担谷子加工成大米,几经周折,终于全部送上了山。
项英和陈毅非常感动,游击队员们亲切地称曾宪招为“后勤部长”。
而曾宪招家则完全靠借粮和吃野菜度日。
陈毅同志曾经深情地写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①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选自陈毅同志《赣南游击词》。其全诗如下: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