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四渡赤水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
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4个团。
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
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
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
红军遂转兵北进,于16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
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红军再次进入川南。
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主席等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
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
这便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乘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机,迅速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
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9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
四渡赤水之战,毛主席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
并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那么,四渡赤水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呢?
首先当然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善战。
其次,从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到1935年3月11日新的三人小组成立,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朱德身为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既负责作战计划又负责下达作战命令和战斗部署,他所起的作用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朱德早年曾在云贵川一带作战,对这一带的地形与民情十分熟悉,对赢得四渡赤水行动的胜利无疑创造了先决条件。
敌人的电报中曾经分析道:“红军除朱、罗(炳辉)在滇军做过事外,余多不熟悉地理民情。
此外,情报工作的成功也是此次作战取胜的重要原因。
土城战役,由于不明敌情,对敌人的兵力判断有误,战役结果很不理想。
四渡赤水前,四方面军将廖承志带来的密电码破译法送交给中央红军军委二局电报队。因此可以及时截获敌人的电报并且破译。
这样,就能够准确掌握敌军调动的情况,从而做到避实就虚,赢得战场取胜的主动权,达至军事行动获得圆满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