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623章 特殊使命

第623章 特殊使命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封天宇奉组织的命令,率领特遣队回到了广州。

回到广州后,表姐林欣儿己经在等待他了。据何翠姑说,表姐这次是奉组织的指示,到上海去护送一位重要人物赴苏联参加重要的会议。

而这个重要人物就是曾在长征路上神秘“失踪”的李介生。

由于李介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次次出色表现,他在中央红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1935年6月上旬,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之后不久,长征队伍中突然不见了李介生,连与李介生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部队中出现了种种传说,有的说李介生已经牺牲了,更多的人说李介生失踪了。

原来,红军长征开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部队对红军主力进行围追堵截,另一方面疯狂破坏白区党的组织,致使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苏区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大都是通过上海国际的联系。红军唯一一台100瓦的大功率电台已在湘江之战中被毁,因此无法与共产国际建立直接的联系。

渡过湘江之后,中央为了重新建立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曾派一名地下工作者到上海与地下党联系,未能成功。

遵义会议后,中央认为有必要将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共产国际,同时也必须恢复白区党的组织,以配合红军主力作战。

于是,中央决定再次派代表到上海去完成这一使命。

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派谁去呢?中央经过再三考虑,认为李介生①和潘汉年对上海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且有着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是担负这一使命的最合适的人选。

这一决定是中央的核心机密,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二渡赤水后,潘汉年即奉命先行离开长征队伍,准备到上海后与李介生会合。

遵义会议后,李介生并没有马上离开长征队伍。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的天全县后,李介生才离开长征队伍,赶赴上海。

为了能使李介生从几十万敌军的层层包围中顺利穿插出去,党中央采取了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

李介生的出走,只有极少数核心领导人知道。李介生本人也未把出走的原因告诉任何人。

他只是在临行前委托当时任中央纵队秘书长的刘英,将随身携带的机要文件交给组织处理。

把一条蚊帐留给好友张闻天,其他行李衣服托刘英转给他的亲属。

此时此刻,李介生的心情是复杂的。与战友们分开,他确实舍不得。

大家自从离开江西,患难与共、一路拼杀血战到现在,一道跨过了多少山、涉过了多少河?已经记不清了,而今却要在千里之外的川西告别了!

李介生抑制住个人内心的情感,毅然脱下军装,换上了一套当地老百姓的衣服。

如果说长征中时刻有生命危险的话,李介生接受这一使命,其凶险程度丝毫也不比长征逊色。

单就离开四川来说就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在四川,李介生人地生疏,又满口上海话,很容易被人辨认出来。

而此时,蒋介石正坐镇四川成都指挥“围剿”红军,四川境内军警特务遍地皆是,稍有不慎即可能落入敌人之手。

为了确保李介生的安全,在四川天全的灵关殿,党组织特地安排了熟悉四川情况又机智勇敢的当地地下党员席懋昭(公开身份是天全县灵关村小学校长)护送他出川。

同时,还为他安全出川做了一项特殊的安排。

那天细雨濛濛,天色昏暗。李介生和席懋昭化装后离开长征队伍,最后一次回头看看身后部队的宿营地,准备绕道荥经县,经雅安奔成都、重庆。

为了避开追击红军的敌人,他们由小道向荥经县进发。

没走多久,从后面跑上来一个人,只见他浑身是泥,慌慌张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