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游击司令谭余保 (第2/2页)
大革命时期,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当上了茶陵县挨户团团长,专门与共产党和红军作对,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成了他的政敌。
较量了好一阵子,他觉得这些造反不怕死的谭余保们不好对付,就辞去了挨户团长职务,躲进了长沙城。
前些日子,江西、湖南一些报纸相继登出了“湘东赣西残匪剿除已尽,湘赣边境安宁”的报道,因而一些外逃的土豪劣绅陆续回乡。
谭余保分析,周季勋在家乡有那么多的产业,又临近春节,他一定会回来看看的,于是派出侦察员谭冬崽前往侦察。
果然不出所料,周季勋回老家过年了。
不过他极少露面,带着野老婆梁凤娇住在龙头铁厂。
这龙头铁厂地处湘赣交界的山区,离武功山不远,附近又没有多少人烟,有利于游击队活动。
谭余保接到情报,立即派出副司令曾开福带领一班人马前去袭击,并反复交待,一定要捉活的。
半夜过后,游击队员在谭冬崽等人的接应下,进入厂内,解决了卫队武装,冲进小洋楼,把正在温柔乡中腾云驾雾的周季勋赤条条地从热被窝里拖了出来。
曾开福命人把周季勋用被子裹着,绑在一把竹睡椅上,神不知鬼不觉把他抬上了武功山。
此次出击,兵不血刃,吊到一只“肥羊”。当肃反委员颜福华对周季勋进行审讯时,周季勋却不配合:
“要杀就杀,何必多言,落到了你们土匪手里,不可能有命回去。”
人称“红色煞星”的谭余保,此时却显现出少有的耐心,他亲自为周季勋松绑,并说:
“周先生,久仰了,你放心,我们绝不会杀你,借此机会还要与你交朋友呢。”
谭余保把周季勋单独引进寮棚,谈了一些“贵我”之间的政见后,说道:“今天请你来,是想请先生给我们帮帮忙。”
“好说,只要在下能办到的,一定尽力。”
“我们要借大洋一万块。不,是借一万块大洋的东西。”谭余保说。
周季勋听到这个数字,心里发颤,但又不敢讨价还价,只好硬撑说:“鄙人全力相助,但你得让我回去筹措呀。”
“对不起,那还得委屈你几天,你写信回去叫家人筹措,你交货,我放人,决不食言。”
周季勋按照谭余保的吩咐,给在茶陵县政府当官的大儿子周灿先写了一封信,叫他赶快筹办短枪100支,子弹1万发,还有食盐、西药、电池、绒衣、跑鞋、油布等物品如期送上山来,以赎老父性命。
周季勋被“吊羊”,一家人心急如焚。如今接到父亲书信,看到了生还希望,自然加紧筹办。
他们按照游击队规定的办法,把一批批物资送到了莲花、安福交界处的秘密山头。
但是,枪枝弹药还没有着落,周灿先只好亲赴江西上饶,向岳父尹耀南求援。
尹耀南是国民党中将军长,时驻防上饶。
面对此事,尹耀南也颇感棘手。但是,亲家蒙难,情势危急,不好坐视不管。思索之际,只好请驻长沙的六十二师师长陶广想办法。
他在信中说:“为湘赣边界剿匪,速通融马牌、枪牌短枪各50支,子弹1万发,另日由我军调拨归还。”
陶广接到书信,同样感到为难。虽说是剿匪之用,私下调拨枪支弹药乃违犯军令,弄不好有杀头之祸。但是,尹军长是自己的老上司,如今自已当了师长,也是蒙他提携。知恩不报,是为人乎?
正犹豫之际,周灿先赶忙塞过几根金条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来日还当重谢!”
第二天,周灿先成了全身戎装的少校军官,带着司机和卫兵,将一批贴着“剿匪物资”的木箱从长沙运到了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