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巾帼英雄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在甘肃省临泽县东郊大少河南岸,矗立着西路军烈士陵园。
烈士纪念碑的正面是徐向前元帅书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
碑背面的碑文记载了烈士的英勇壮举——“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部及所属五军、九军、三十军万余人进入临泽县境内遭国民党马步芳部队围截,在蓼泉、倪家营、西柳沟、梨园口等地浴血奋战七十余天,数千烈士壮烈牺牲。为缅怀英烈、慰藉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特树此碑。”
在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西路军在临泽的战斗史和烈士们的遗物——枪管、大刀、马尾手榴弹、子弹、饭桶、饭罐、照片。
一幅幅大型的画面,一张张史迹般的文字,展现出西路军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战斗场面和艰难的战斗历程。
中国西北版图上,有一条狭长的走廊,它南倚祁连山,北临戈壁沙漠,这就是位于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
1936年冬到1937年春天,一支两万一千八百人的精锐部队就在这条走廊中间穿行。
短短五个月之内,这支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最终只存活四百余人。
在这支部队里,有一支中国红军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女性军人建制部队,这就是由1300多名女战士组成的妇女先锋团。
当年,她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
这是红军史上最悲惨的一支军队,是由于中央战略指导错误酿成的屈辱,是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
它同时还成为我党历史上尘封了半个世纪无人敢涉足的一个禁区。
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她们不仅缺少武器弹药,还缺衣少粮,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保证。
她们没有后勤保障,可怜女战士来月经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可用,只能用沙子来垫。
妇女抗日先锋团的前身是川陕根据地赫赫有名的妇女独立师,但是在长征路上,这支部队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一个师缩成了一个团。
不过尽管如此,西路军组建的时候,她还是西路军的一支主力,是西路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对这支队伍我们所知甚少。这不仅是因为西路军最后以惨烈的失败而告终,还是因为女子独立团,或者被打散了,或者很多人牺牲了,或者很多人流落在河西走廊了。
一句话,人们已经很难知道她们当时所遭受的苦难了。
这支由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领导的队伍,是红军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妇女武装,全团辖3个营9个连。
她们中很多人曾随红四方面军翻雪山过草地,在长征路上征战,在死亡边缘徘徊过。
她们在西征的最后关头,担任了执行中央军委命令、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几乎凭借血肉之躯引开了敌人。
她们失败后,又在马匪的淫威下抗争,九死一生,身陷绝境,苦苦寻觅着中央和红军。
而他们的遭遇也比普通的西路军男战士要苦难得多。
今天,我们从不多的史料中苦苦寻觅,才渐渐知道了她们当时也像男红军一样英姿勃发、叱咤风云!
西路军西渡黄河后,妇女抗日先锋团首战吴家山,接着取得一条山大捷,接着又取得坚守永昌城、攻克高台、山丹城的伟大胜利。
尤其是高台守卫战,何其壮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