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两广事变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在“两广事变”中,将陈济棠置于绝境的是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的倒戈。
促使余汉谋投奔南京的原因有二:一是余汉谋与陈济棠早年就有积怨。
1929年(民国十八年)的两次粤桂战争中,陈济棠曾以余勾结徐景唐和李宗仁、白崇禧,并有私存枪械,擅权贪财等罪状,对其软禁,撤掉余第一旅旅长之职,余部对此不满,这是余倒陈拥蒋的潜因。
二是蒋介石对陈部属长期进行分化收买的结果。
早在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在江西“围剿”红军时期,蒋介石就通过陈诚手下干将上官云相(余汉谋的妻舅),与在赣南“剿共”的余汉谋来往甚密,对其进行收买活动,所以余汉谋早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6月间,余汉谋奉陈济棠电召赴广州商量反蒋时,已经暗里进行倒陈拥蒋的准备,与邓龙光、李汉魂、莫希德等将领密谋反陈。
7月5日,余汉谋从广州回到大余,立即召集他的3个师长及军部幕僚开会讨论对策,会议决定回师倒陈拥蒋。
会后,余汉谋致电蒋介石,报告陈抗日反蒋的计划。
7月7日,余汉谋在上官云相陪同下乘飞机到南京,向蒋介石表示愿意受命收拾粤局。
蒋立即委余为第四路军总司令,统辖广东军队,迅速回粤倒陈,除拨给军费200万元外,另给临时活动费100万元。
余于7月9日致电粤军各将领,要求他们服从南京,号召粤军内部反陈势力行动起来。
余汉谋倒戈拥蒋,使“两广事变”形势急转直下,陈济棠被迫采取应急措施。
7月8日、9日两天,陈济棠召集何荦、张达、陈维周、黄光锐、陈章甫等亲信开会,决定缩短防线,加强北江防务。
并命令第二军第四师师长巫剑虹率部撤出原驻地韶关,退至大坑口,控制由北南下的咽喉。
桂军一师由梧州东下转赴北江,海军舰队集中黄埔待命。
7月10日,粤桂双方在广州达成两项协议:(一)成立第一、四两集团军的联合司令部,粤桂两军协同作战;(二)粤军采取内线作战部署。
15日,西南政治委员会委任陈济棠为抗日救国军第一、四两集团联军总司令,李宗仁为副司令。两广采取应变措施,竭其全力挽回危局。
是日,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在南京开会,蒋介石在会上发表演讲说:“最近两粤运动,揭橥对外之旗帜,摇动统一之根本,使国家于忧患痛苦之中,增分崩离析之惧。”
他还说:“广东军事当局,即已首唱异议,自由行动,破坏党国纪律,摇动革命根基,虽经中央苦心之容忍,仍无悔悟之表示,律以国家之纪纲,宜为国民所不恕。”
7月13日,蒋又在中央纪念周上说:“我们也要有整饬纪纲,维持统一的决心和勇气,负起责任来,弭乱定变,决不能因外患严重而放弃平定内乱的工作;决不可因顾虑外患之压迫,就听少数地方军人破坏纪律,自由行动。”
当天,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撤销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
蒋介石又以军事委员长名义发布命令,取消第一、四两个集团军,并对陈济棠、李宗仁采取分化政策,任命李宗仁、白崇禧为广西省绥靖正、副主任,免去陈济棠本兼各职,命余汉谋为广东绥靖主任兼四路军总司令。
余汉谋部是陈济棠的主力,余被蒋介石收买过去后,广东局势急剧恶化。
李宗仁、白崇禧不得不采取救粤保桂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