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余汉谋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余汉谋,字幄奇,广东肇庆西门人。父为清末武秀才,曾任罗定县守备。幼年时在肇庆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后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第六期。
民国7年(1918),任边防军排长。民国9年直皖战争结束,边防军解散,余回广东,在粤军第三师先后任连长、营长。
民国12年转任粤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陈济棠)主任参谋,稍后调任该旅第三团营长,参加过讨伐陈炯明、沈鸿英的战役。
民国14年(1925)国民革命军成立,余升任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团长,10月参加南征,消灭了盘踞琼崖、高雷的邓本殷部。
战役结束后驻防高雷,兼任高雷警备司令。任内除暴安良,发展地方交通,受到地方人士和广东军政当局的嘉许。
民国16年(1927),广东当局于4月15日实行“清党”,余曾嘱人秘密通知中共负责人黄学增等迅速离开。
同年8月,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当局调第十一师赴东江阻击,时余汉谋已升任副师长,因病未参与战事。
民国17年(1928)2月,李济深回粤主政,升陈济棠为第四军军长,余汉谋为该军第一师师长。
翌年初,余师缩编为第一旅,他改任旅长。
是年5月,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余率部守清远,时陈济棠听信流言,扣押余汉谋。
其部因此士气低落,节节败退,该旅将领强烈要求让余返前线,陈济棠怕激起兵变,只好同意。
余汉谋返部后,即组织反击,不到一天,即将桂军击退,由是声名益显。
稍后,他改任中央编制的第五十九师师长。
9月,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余汉谋任第二纵队司令,出兵广西,在桂东、桂南击败桂军。
这时,陈济棠已取得广东军权,余遂成为陈的主要军事助手。
民国20年(1931)2月,蒋介石扣留胡汉民于南京,陈济棠借机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及粤籍的国民党元老古应芬等,树起反蒋旗帜。
5月,余汉谋被任为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军长,率部驻防粤北,准备入赣浙讨蒋。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合作,余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四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同年4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令陈济棠由南路出兵,陈遂派余汉谋率第一军两个师又一个独立旅和桂军一个师,开进赣南,余并接受蒋介石任命的江西第六绥靖司令。
民国23年(1934)10月,红军长征经过余的防区,在新田、安息等地曾和余汉谋部发生小规模的战斗,余部因陈济棠已与红军代表达成互不进攻的协议即撤回大余、南雄。
此后,蒋介石电余尾追红军,但余为保存实力,并防蒋军乘机侵粤,并未尾追。
民国25年(1936)1月授陆军中将。
6月1日,陈济棠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反蒋为名,发动“两广六一事变”。
事变前,陈济棠征求各将领意见,余汉谋曾就军事力量对比向陈指述不利因素,陈不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