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红四方面军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至1937年3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部在甘肃省西北部,与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的作战。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按预定作战计划,组织宁夏战役。
命令红四方面军一部先行西渡黄河,控制五佛寺渡口,并向中卫、定远营方向活动,准备配合红军第一方面军从灵武、中卫段渡黄河,共同进行宁夏战役。
10月20日开始,蒋介石调集10多个师由南向北大举进攻红军。
据此,中共中央军委于25日提出,今后作战第一步重点集注意力于击破南线之国民党军,第二步重点集注意力于向北。
具体规定红四方面军的两个军先行渡河。其余部队集中阻止南线来犯的国民党军。
24日晚,红30军(军长李先念、政委程世才)在甘肃省靖远县之虎豹口(今河抱口)渡河成功。
26日至30日,红9军(军长孙玉清、后为李聚奎)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及红5军(军长董振堂)也相继渡河。
渡河总兵力达2.1万余人。
28日为加强对各部红军的统一指挥,中央军委任命彭德怀为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
30日,下达海(原)打(拉池)战役计划,在南线重点打击国民党胡宗南部。
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却令红4、红31军调离前敌总指挥部指定的作战位置,海打战役计划落空。
11月初,南线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已打通增援宁夏的道路,隔断河东红军主力与河西红军的联系,宁夏战役被迫中止。
这时河西红军已占领一条山大部村寨和五佛寺、打拉牌一线。
此时,红四方面军指挥部致电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提出所在部队地处人烟稀少,粮缺水咸,大部队不便久停。建议若主力不能迅速渡河,河西部队决先向大靖、古浪、平番、凉州行进。
11月3日,中央军委电复河西部队,所部主力西进占领永登、古浪之线,但一条山、五佛寺宜留一部扼守。
5日,张国焘致电河西部队,指令他们以消灭马步芳部为主要任务,独立开展一新局面,首先占领大靖、古浪、永登地区,必要时应迅速占领凉州地区。
6日,河西部队向中央军委提出《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准备放弃一条山、五佛寺渡河点,向大靖、平番、古浪、凉州前进。
张国焘当日批准了这一计划。
9日,河西部队开始西进。
但在8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复电红军总部和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称西路军,以陈昌浩、徐向前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
9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率第5、第9、第30军及骑兵师、特务团、教导团、妇女团等,由镇虏堡、打拉池、锁罕堡一带分路向西出动。
此后,西路军在甘肃西北的古浪、永昌、山丹、高台、倪家营子等地区,同马家军(指马步青、马步芳部)的优势兵力进行了4个多月的英勇作战,共毙伤俘马家军约2万人,但西路军也遭到严重损失。
1937年3月中旬,终因力量悬殊,西路军归于失败。余部不满3000人。
14日,根据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议决定,徐向前与陈昌浩离队。
徐向前在陈昌浩的坚决要求下,说:“这支部队是我们从鄂豫皖带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到一块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