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阳岩尖战斗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红军战史上,主力红军曾经有三个红16师番号,分别是湘鄂川黔苏区红6军团16师、洪湖苏区红6军16师,还有湘鄂赣苏区红16师。
这里重点介绍湘鄂赣苏区红16师,这是一支后来南方三年游击战红军在长江以南保存的唯一正规师。
这个师经历过的一次重要的战斗,就是发生在江西武宁惨烈的阳岩尖战斗。
红16师的前身是湘鄂赣边独立师和红5军孔荷宠的第一纵队,以及与修水、平江、铜鼓等各县农民赤卫队合并组建成,后改成红16军。
该军一开始下辖第七师、第九师,军长是孔荷宠。
后来,按照上级将小军小师改编为大军大师、取消军一级编制的要求,湘鄂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红16军缩编为红16师。
然而,就在刚组建红16师的时候,由于前任师长兼总指挥孔荷宠错误指挥,湘鄂赣苏区被湘军分割成十几块小苏区,红16师因为频繁作战实力也严重受损。
在这个时候,上级调陈寿昌和徐彦刚到湘鄂赣苏区工作,并将军长孔荷宠调去红军大学学习。
孔荷宠被剥夺了军权,内心非常不满。
此时的红十六师的重要领导便是陈寿昌和徐彦刚,两人分别担任军区司令员兼师长,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政委。
他们率领的红16师的主要活动区域是湘鄂赣边区,又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这里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大幕阜山区,大山绵亘数百里,地势非常险要复杂,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古木参天,正是打游击的好地方。
全境纵横三百多里,纵长一千多里,这个地区的人民,一直是在革命的烽火中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
1934年5月,换新领导整编后的红十六师在修水随同湘鄂赣省委机关2000多人移师南下,到五梅山开辟新的苏区。
他们途经江西武宁澧溪时,击溃了敌二十六师一个营。
当月26日,部队移师罗溪斜港阳岩尖村宿营时,遭到尾追而至敌人数个团兵力攻击。
武宁罗溪乡斜港阳岩尖,地处在赣北苍茫的九岭山中,阳岩尖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山峰,它上控沙岭,下瞰南岭,扼守着武宁通往靖安的必经之道,地势十分重要。
阳岩尖村山峰层峦叠嶂,满山苍翠,晴时天清气朗蓝天白云更见山水美如画,雨时烟笼青山若隐若现,河水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跳跃、潺潺奔流,静静流淌,洗涤悠悠岁月。
河场乱石圆的、方的,高的、低的,极规则的、不齐整的,平放着的、斜躺着的,应有尽有。
它们各具形态,有的像狮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青蛙,有的像鸡鸭……放眼望去,真是一大奇观,更令人称奇的是,乱石内部洞壑纵横,石壁上则藤萝缠绕。
在这危急之时,省委书记兼十六师政委陈寿昌、省军区司令员兼十六师师长徐颜刚、军区参谋长严阁图等高层领导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战斗部署,决定省委机关主力部队分别从沙岭、南岭向靖安方向转移,留下两个团阻击尾追之敌。
清晨,战斗打响了,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留下阻击的两个团以阳岩尖为中心,南岭、沙岭为侧翼,凭借有利地形,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至下午四时,因敌众我寡,红军装备落后,且弹药耗尽,红军被迫撤向靖安。
这次战斗,红十六师损失惨重,数百人死伤,团长蔡帮云、副团长刘涛等牺牲,另一个团长钟彪被俘。
红十六师这次战斗损失非常大,两位主要领导人政委陈寿昌、师长徐彦刚虽然这次脱险,但队伍已成分散状态,不得不各自独立作战,陷于各个孤立奋斗的状态下,在非常困难和最恶劣的条件下长期苦斗着。
更为严峻的是,不久后原16师师长孔荷宠叛变。他对这支队伍的活动规律,可谓是了如指掌。
他带着大小叛徒专门对付红十六师,使得原本严峻的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孔荷宠不仅是当时叛变最高职务者,还由于他帮助国民党围剿红十六师最卖力,所以亦被称为“红军第一叛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