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733章红二、六军团的长征

第733章红二、六军团的长征 (第2/2页)

基于此,军委分会于1936年1月9日在石阡召开会议,决定放弃在湘黔边建立根据地的计划,继续西进,争取在贵州西部的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地区建立根据地。

这一决策得到朱德、张国焘的同意。

23日,朱德、张国焘电示:“应以佯攻贵阳姿势,速转黔西、大达(定)、毕节地区,群众、地形均可作暂时根据地。”

从石阡到黔西,最主要的问题是能不能顺利地渡过乌江天堑。

部队休整七天后,于1月20日开始西进。

为了迷惑敌人,保证部队顺利渡过乌江,贺龙等人精心设计了“龙摆尾”的战术。

他指挥部队先是挥戈南下,进入余庆县境,于21日在龙溪口附近突破国民党军第23师的防线,占领瓮安、平越(今福泉)。

随后转兵西进,连下洗马河、龙里,以多路纵队直趋贵阳。

蒋介石曾经在指挥部队堵截中央红军长征部队时,被毛泽东的兵逼贵阳搞得晕头转向,怎么也想不到贺龙也会再施佯攻贵阳、调虎离山之计,认定贺龙这次是要真攻贵阳。

所以他急调第99、第23师向贵阳收缩,使得乌江沿岸防御力量骤减。

但遵义方向的国民党军约三个师却准备南渡乌江,截击红军。

贺龙再施巧计,率部绕过贵阳,向贵阳西北疾进,袭占修文、扎佐,摆出要经息烽北渡乌江的姿态。

蒋介石断定红2、红6军团是要走中央红军的老路,渡乌江北取遵义,乃调重兵严守乌江,增兵遵义。

然而,红军只是虚晃一枪,星夜西进,于2月2日从鸭池河渡口抢渡乌江,进入黔西。将国民党军各路“追剿”军远远地甩到了身后。

2月6日和9日,红军先后进占大定和毕节县城。

随后在贵州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在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大武装,全力创建根据地工作。

2月7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贺龙任革命委员会主席。

各县苏维埃和九十五个乡、镇、村的红色政权也随之建立。红军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整,吸收了五千多名新战士。

同时,红军还团结与争取了当地有影响的上层民主人士,曾任北洋政府秘书长的知名人士周素园出面,筹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

后来红2、红6军团北上时,周素园不顾年迈体弱,毅然跟随红军一起长征,到达了延安。

毛泽东称赞他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

红2、红6军团突出重围,进入黔西地区,并开始创建根据地,蒋介石大为恼火。

他从南京飞抵贵阳,亲自督战,严斥各路“追剿”军将领行动不力,并命令各部立即行动,务求“剿灭”红2、红6军团。

并做出了“追剿”部署:除以川军一部向川南的高县、叙永和川黔交界的赤水地区赶进,滇军一部进至昭通、宣威一线,防止红军北渡长江和西进云南。

调集中央军三个纵队经遵义、三重堰等地,湘军李觉、郭汝栋两纵队分经织金、贵阳等地,向黔西地区进逼。

各路敌军不敢怠慢,向红军发起攻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