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747章长征之最

第747章长征之最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红四方面军建立川北根据地后,在川军的巨大打击下,根据地难以维持,正好接到中央指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就打着接应中央红军的旗号参加了长征。

过草地红军分为左右路军后,由于张国焘另立中央,红四方面军整体8万人加红一方面军第五、第九军团5000余人第二次过草地,南下川西,经过百丈等一系列战役后减员为4万余人。

又北上,第三次过草地,到达洮河南岸后,方面军剩余3.6万人。

红四方面军执行中革军委命令,分兵2.18万人西渡黄河执行打通到苏联的路线,接应苏联物资。这样会师的红四方面军最大数量为1.4万人。

红二十五军在徐海东、吴焕先等率领下长征,3000人的部队。边打仗边损失边补充,到陕北后人数略有增加。

综上所述,到达陕北后的各路红军人数分别为红一方面军6000人、红二方面军1.1万人、红四方面军1.4万人、红二十五军3000人,四支红军合计人数为3.4万人,这是实际的最大数字。

对到达延安的红四方面军的人数基本正确,但有点误差,没有把西路军散落归队的四千多人计算进来,如果计算进来,红四方面军的人数不是1.4万,而是1.8万人以上。

长征路上损失最大的是红一方面军。增员最快与人数最多的是红四方面军,不管是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的时候,或者与红二方面军会师的时候,还是到达陕北根据地延安的时候。

由于长征保留下来的红四方面军将士最多,他们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战斗特别英勇,所以在1955年国家授衔的将军中,原属于红四方面军的人数比较多。

元帅10人,来自红四方面军的1人。大将10人,来自红四方面军的3人。上将57人,来自红四方面军的13人。中将176人,来来自红方面军的44人。少将802人,据说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少将在一半以上。

我国的三个将军县,其中两个在鄂豫皖根据地,湖北红安县和安徽金寨县。

红安县是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军队将领的故乡,有将军县之称,这些将军大多出身为红四方面军。

4、红四方面军帮助其他方面军最无私,最慷慨

红四方面军1932年通过西征到达川北,两年后几乎各路红军都向四川转移,都以不同的路线到达川陕,与四方面军会合。

这绝不是偶然的,是因为红四方面军开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树立了一个西征的榜样,各路红军都向着这条成功的道路长征。

1934-1935年参加长征的红军有一方面军、二方面军,他们全部都受到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支持。

为什么要支持?是先行长征者对后来长征者的接应。

为了支持中央红军的长征,红四方面军放弃了川陕根据地,全军向西部转移。

这一转移吸引了敌军的大部分力量,减轻了其他各路红军的压力。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在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时,都是疲惫不堪、装备缺乏之师。如果没有四方面军的接应,很难站稳脚跟与继续北上。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派李先念率30军接应一方面军,在夹金山会师。

会师后向一方面军提供了大量物资装备,还抽调一批炊事员带上粮食、盐巴、炊具补充到一方面军。考虑到一方面军兵员较少,又调拨3800名军人给了一方面军。

考虑到一方面军当时总共只有1万余人,四方面军给的军人占到一方面军总人数近四分之一。

1936年4月,为了策应红二、六军团(即红二方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又派罗炳辉率32军迎接。

据二方面军萧克回忆:“当我们到达蒲玉隆那天,后面有近百人掉队,四方面军立即派数十匹马接他们回来。又给我们大部分同志打了毛背心,还从理化和瞻化、甘孜,送牛羊给我们。”

长征途中,每个方面军都处于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生死存亡对每个方面军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红四方面军对红一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的最无私最慷慨的帮助,在长征途中非常难得,也是绝无仅有的,必定要载入史册。

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达维会师。两支部队的指战员相互间开展慰劳活动。

四方面军通过络绎不绝的马队、牦牛队,把一批批慰劳品从茂县、理县送至小金中央红军驻地。其中最难得的是筹集到的数十万斤粮食,还有上千件衣服套装、皮衣、棉大衣、毛毯、鞋子等。

后来,还给中央领导同志每人送了一套粗呢制服。中央红军也捐了不少钱给四方面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