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781章西征战役

第781章西征战役 (第2/2页)

根据中共中央命令,“追击军”追而不击,主要防范胡宗南部对张学良、杨虎城两部的进攻。

华卓然所在的红第28军到甘肃平凉后停止追击,驻平凉、崇信县。

在此期间,部队向当地群众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抗敌后援会等。

不久,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追击军”的任务即告完成。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占领宁夏、甘西,打通与苏联联络的战略,随即颁布《十月份作战纲领》,决定提前执行宁夏战役的计划。

193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电令已经渡过黄河的红军组成西路军,任命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治委员,下辖红第5军、红第9军和红第30军等3个军,共计21800人。

10月24日,西路军在甘肃省靖远县河包口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

西路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惨遭失败,7000多人阵亡,5600多人被残酷杀害,9000多人被俘,4000多人被营救回延安,2000多人辗转回乡,2000多人散落在西北地区。

在西路军弹绝粮尽,十分危急的关键时刻,中央军委即发出关于组织援西军问题的指示。

1937年2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组成援西军,任命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治委员,下辖红第4军、红第31军、红第28军、红第32军、骑兵第1团等。

刘伯承、张浩受命后,即率援军从陕西淳化、三原地区出发,日夜兼程,3月10日到达甘肃省镇原县。

当时,于占彪为红第28军第251团团长,随红第28军从新城到平凉、固原一线,准备相机援助和接应西路军。

为了使在极其艰苦斗争中失散的西路军指战员能够很快找到红军,援西军在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上沿途书写和张贴通告,写明红军的驻地,欢迎他们归来。

对于历经千辛万苦陆续归队的同志们,援西军都去看望。回来一个看一个,回来一批看一批,对他们表示欢迎和慰问。

对于归来的西路军人员,援西军遵照中央指示,迅速进行审查甄别,除了个别确有叛变行为者外,一律予以信任,很快恢复了党的生活,重新分配了工作……

在弹绝粮尽,再也无法继续战斗下去的情况下,1937年3月12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和政治委员陈昌浩离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情况,现有部队就地分散游击,坚持斗争。

3月16日,徐向前和陈昌浩启程东返。

开始时,有1个警卫排护送他们。快要走出祁连山时,为减少目标,留下他们就地游击,只剩下徐向前和陈昌浩两人同行。

走到大马营一带后,陈昌浩留下,徐向前继续前行……翻过六盘山,走到平凉城,然后—路向东走。

一日,徐向前向在路边摆摊卖小吃的农民买了点吃的东西,然后问这位农民:你们北边山上住的什么部队呀?

这位农民回答说:是红军。徐向前吃完东西,赶紧往北走,到了小屯。当时,红28军第251团就驻扎在小屯。

战士看这位身穿棉袍,既像商人,又像教书先生的人,以为是坏人就把他扣了下来,关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连里报告团长于占彪。于占彪便前去看望这位先生,并客气地问这位先生是何人。

这位先生说他是徐向前,于占彪说不认识,这位先生又说,他是四方面军的,是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于占彪就报告正在251团的军副参谋长华卓然。

华卓然是认识徐向前的。徐向前一见华卓然,悲喜交集,他高兴地对华卓然说,终于找到你们了。

于是,华卓然令于占彪立即派人与援西军总部联系。

当天,援西军司令员刘伯承就派人把徐向前接到在镇原的援西军总部。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援西军司令部于7月底在镇原召开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刘伯承传达了中央军委的命令:

(一)、取消援西军编制;(二)、全部援西军部队立即开赴三原接受改编。

8月上旬,援西军从镇原县出发,途经宁县、陕西省旬邑、淳化等地,8月下旬到达三原西石桥镇。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军政指挥员,中共中央决定选派一部分有实战经验的干部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军事指挥艺术。

红28军251团于占彪等被选上。

华卓然通知于占彪等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于是,于占彪于8月初从援西军前线风尘仆仆赶赴延安,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编入专门培训军事干部的军事队,任学员区队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