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东进抗日 (第2/2页)
12月29日,高敬亭、何耀榜到汉口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召开的关于讨论各游击区和部队工作的会议,长江局负责人听取了高敬亭关于鄂豫皖边区军事工作的报告,并对鄂豫皖边区目前的工作重点作了具体的指示。
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从汉口到七里坪,视察红28军整训情况和东进抗日的准备工作。
在此期间,叶剑英向高敬亭详细讲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分析了皖中、皖东地区的形势,部署了东进抗日的作战意图和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1938年1月22日,中共中央代表团与长江局作出关于鄂豫皖边区工作的决议,责成鄂豫皖党组织在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尽力扩大部队,以增强抗日力量。
决定由高敬亭、郑位三、吴先元、郑维孝、林维先、胡继亭及政治部主任等7人组成新四军第4支队军政委员会,高敬亭为军政委员会主席。
同时,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郑位三为书记,继续领导鄂豫皖边区的斗争。
2月中旬,遵照中共中央和长江局的指示,鄂豫皖边红28军以及鄂东北独立团等地方武装、便衣队,同鄂豫皖边红军游击队一起,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4支队。
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未到职,后由戴季英接任),经理部主任吴先元。支队下辖第7、第8、第9团、手枪团和一个直属队。
第7团由红28军第82师第244团、新兵营组成,下辖2个营,团长杨克志,政治委员曹玉福,参谋长林英坚,政治处主任胡继亭。
第8团由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组成,下辖3个营,团长周骏鸣,政治委员林凯,参谋长赵启民,政治处主任徐祥亨。
第9团由鄂东北独立团、红28军第82师特务营组成,下辖2个营,团长顾士多,政治委员高志荣,参谋长唐少田,政治处主任郑重(郑如星)。
手枪团由红28军手枪团和部分新兵组成,团长詹化雨,政治委员汪少川。
直属队以原红28军司、政、供、卫人员为基础,组成支队参谋处、政治部、经理部、卫生部,下辖特务连、通信连、交通队等。全支队共3100余人。
与此同时,新四军第4支队留守处也在黄安七里坪成立,由郑位三、何耀榜、刘名榜、吴名杰、江子英、田东等33人组成,郑位三任书记,田东任主任,领导部分武装,保卫边区根据地。
3月8日,新四军第4支队奉军部命令,在七里坪召开东进誓师大会。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涌到七里坪,含泪相送人民子弟兵。
会后,高敬亭率领第7团、第9团和手枪团从七里坪出发(随后第8团从确山县竹沟镇出发),东进皖中、皖东抗日前线。
至此,鄂豫皖边红军游击队胜利完成了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姜术堂,原系国民党第11路军排长,1936年投诚参加红军,后经劝返回到河南老家,照顾年迈的寡母。“西安事变“后,姜术堂持何耀榜给他的身份证明前往西安,见到了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任弼时听取了他关于鄂豫皖边区战斗情况的报告,并交给他一些中央文件。姜术堂于1937年夏从西安七贤庄携中央文件回到皖西,找到皖鄂特委,从而皖鄂特委在鄂豫皖边区最早得到了中央文件,了解了中央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