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809章有朋自远方来

第809章有朋自远方来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陈济棠听了白崇禧对视察情况的分析,非常信服。

他采纳了白崇禧的良策,加强粤北的部署,将陈汉光的警卫旅、李汉魂的独立第三师、张达的第二军一部,先后布于粤汉线两侧,以备不测。

1934年仲夏,红军出动了一支部队,由赣南进入蓝山、嘉禾一带,对地形进行侦察。

这时,陈济棠的直属部队——驻广州近郊江村、高塘的警卫旅第二团,奉命紧急移防连县,作防堵红军入粤的部署。

谈团第一营开往东陂布防,监视蓝山方向;第二营开往星子布防,监视临武、嘉禾方向;团部直属队和第三营则驻连县城,作固守城防的部署。

在连县驻防了两个多月,警卫旅第二团于9月初奉命移至翁源,全团驻在通往江西全南的坝仔,其任务是防堵红军入粤。

具体要求是,由坝仔到江西全南边境的二三十公里的公路,沿路纵深构筑散兵壕,并择要加筑机枪掩体。

那时,警卫旅第二团的指挥是少将副旅长兼第二团团长黄国梁。

据第二团少校政训员黄若天回忆,有一天,黄国梁团长感慨地对他说:“我与叶剑英在云南讲武堂同学几年,千万不要碰头打仗,兵戎相见。”

黄国梁与叶剑英昔日在云南讲武堂同窗,毕业后在孙中山领导的粤军服务。

叶剑英先后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第八旅参谋长。北伐后期,叶剑英任新编第二师师长,黄国梁任顾祝同部第三师师长。

蒋介石怀疑黄与白崇禧暗通,黄被撤职远走南洋。回国后,黄投效陈济棠,常常流露出对蒋介石的不满以及不愿与红军作战的情绪。

部下厌战、消极的情绪,陈济棠也早有耳闻,只是碍于敷衍蒋介石和保境,陈济棠也象征性地对红军发起一些微不足道的攻击。

但此时,陈济棠对士兵情绪低落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

陈济棠在加强粤北布防的同时,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和红军作战,通过部下找到了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在广州做生意的内弟,要他担任同红军秘密联系的媒介,企望同红军和谈。

秘密联系沟通后,陈济棠向瑞金派出了一个信使。

1934年9月下旬,陈济棠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亲笔密函,派了一位信使前往瑞金。

何长工称这位信使为徐参谋,朱德称这位信使为李君。究竟姓徐还是姓李,是同一个人一次到苏区,还是两个人二度到苏区,至今仍是个谜。

9月下旬的一天,苏区中央军委周恩来、朱德驻地——瑞金梅坑田心乡岩背村来了一个陌生人。

他从头到脚一副商人模样:质地考究的长衫,别致的礼帽,锃亮的皮鞋。来人不与任何参谋、干事打招呼,便在红军保卫局局长李克农的陪同下,径直进了周恩来的房子。

不一会儿,李克农从屋里出来,传达周恩来的命令:没有紧急情况,任何人不得入内。

军委总部,原本就是个森严神秘之地,今天,这位神秘客人的到来更增添了这个“禁区”的神秘色彩。

“周主任。”来人—声称呼,打断了周恩来的沉思。

“周主任”是黄埔军校学生对周恩来的尊称。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而来使是当年黄埔的学生。

“辛苦了,请坐!”周恩来握着使者的手,非常客气。

使者撩起长衫,从内衣里掏出陈济棠一封密函,双手呈给周恩来。

陈济棠密函的主要内容是:“我对贵党共同抗日的主张,表示赞同。为了协调双方关系,我决定派参谋长杨幼敏,师长黄旭初、黄质文3人为谈判代表团,建议你方最好派粤赣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为总代表,进行秘密谈判。现派信使前来商定谈判地点及其他有关事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