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819章转变与谈判

第819章转变与谈判 (第2/2页)

同年10月,中共皖赣特委获悉项英、陈毅发表的《告南方游击队的公开信》后,发出《告皖赣同胞书》,重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937年10月,叶媚媚接到秘密赴广州与项英、陈毅汇合的通知,于10月中旬到达广州。

但是叶媚媚并不知道,项英同志到南昌己经与正在南京的中共中央代表取得联系了。

南方游击队虽然先后行动起来,但都以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与国民党谈判。

中央指示: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可以与国民党的附近驻军或地方政权进行谈判。

未确实谈判好以前,部队可以自动改变番号,用抗日义勇军或抗日游击队名义进行独立的活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谈判好以后,即“改变番号与编制以取得合法地位”。

这为南方各游击区的谈判指明了方向。

1937年9月8日,中共赣粤边特委和红军游击队代表陈毅,同国民党大余县政府代表鲁炯雯,在大余县池江圩举行谈判。

双方就停止武力进剿、释放在押共产党人和政治犯、游击队改编成抗日义勇军、听候调遣抗日等问题,达成七项协议,并呈报国民党地方当局核准。

11日,陈毅由大余县县长彭育英陪同到达赣州,同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保安处参谋长熊滨,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副司令马葆珩,第四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及赣南七、八个县的县长,在赣州举行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国民党报纸却诬蔑谈判为“油山共匪投诚”,陈毅义正词严提出抗议,迫使当局转变态度。

赣州谈判终见成果,双方就停止进剿,集中点编、经费给养、干部委用、部队整训等问题,达成九项协议。

为了解决南方其他游击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问题,9月24日,南方8省游击区最高领导人项英,应国民党江西当局之邀,从油山经大余、赣州同地方当局头面人物会晤后到达南昌,下榻月宫饭店。

项英到南昌后,经过力争,给中共中央驻南京的代表发去电报,汇报并请示有关问题。

博古接电后,一方面转报延安,一方面回电项英。

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的中央分局由此恢复了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在南昌,项英同国民党江西省政府秘书长刘体乾、保安处长廖士翘、参谋处长熊滨等人举行会谈。

双方就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共同商定:

一、在南昌期间,项、陈以中共苏区中央分局的名义发表致南方各游击队的公开信,信由各该地驻军转递,俾得迅速集中;

二、项英返余后,即派员前往各游击区转达意旨;

三、当局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分子对游击区域的报复行为,以免阻碍游击队集中改编等。

9月29日,项、陈以中共苏区中央分局的名义发表《告南方游击队的公开信》,要求各地红军游击队迅速集中,听候点编。

这时,国民党当局下令撤走了部署在游击区周围的军队,释放了包括方志敏妻子缪敏在内的一批政治犯。

随后,项英宣布在南昌月宫饭店设立中共苏区中央分局联络各地红军游击队的总接洽处,由陈毅负责联络、洽谈南方各地红军游击队谈判改编等事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