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转变与谈判 (第2/2页)
当时牺牲甚大,省委决定将闽浙赣省委改称为皖浙赣省委。省委机关与独立团跳出包围圈到婺源的鄣公山一带安营扎寨再图发展,留下杨文翰游击大队继续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拖住进剿的敌人。
在此,关英和杨文翰分开了。独立团在缴获的报纸里得到了“西安事变”的消息。随后打下了一个县城,从俘虏的国民党县长那里得到了确认。大家认为形势将会有变化,放松了警惕。
1937年1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却玩起“北和南剿”的花招来。
他一方面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另一方面却加快“清剿”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步伐。
1937年2月中旬,当独立团行进在浙江开化地区,就遭到国民党正规军14个团的包围。
经过激烈战斗,因敌众我寡,独立团主力被敌打散,政委刘毓标在战斗中负伤被俘,团长熊刚仅带领一支50余人的队伍冲出包围。
当时,省委书记关英正在犯病,战斗打响以后,警卫员发现已被敌重重包围,只好连拖带拉架着携带大量经费的关英冲出包围圈。
此时回游击区的路全被敌人封锁,关英等人只好改名换姓,流落在玉山一带,省委工作也因此而停止。
关英的上海口音很浓,身上又带了一些省委活动经费,为避免敌人的怀疑和纠缠,他干脆以上海客商的名义在乡下开了一个榨油坊,两个警卫员扮成伙计。
关英一方面做榨油生意,一方面打听中央的消息。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再次携手。
直到1938年4月下旬,关英从国民党的大量报纸中证实,国共两党已开始第二次合作,南方红军游击队已陆续改编为新四军并开赴抗日前线。
于是他变卖了油坊,到南昌寻找党组织。
在南昌,关英遇到了黄道。从他那里得知,已经有两批前去向杨文翰传达统一战线政策和改编命令的人员被他错杀。
作为杨文翰的老顶头上司,关英接受了前去传达命令的任务。
作为盘缠,黄道给了关英一些钱。
去的路上,国民党的县长区长得知来的是共产党的高官,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请他吃了饭,送了马,又给找了向导。
到了一个山村,关英宣传统一战线政策,游击队的内线把情况报告了杨文翰。
杨文瀚认为关英已经叛变,但不能确定,遂设计把关英骗上山来。
关英不疑,便上了山,去见他的老部下。还没见到,警卫员的枪就被杨文瀚派人给下了。
见面之后,杨文瀚宴请关英。关英告诉他应接受安排,包括下山改编,和饶守坤的部队会师,让杨文瀚自己和他一起去南昌。
杨文瀚便怀疑关英是叛徒,不相信国共合作,要把200多人的队伍拉过来一起讨论。
这时候又出了一个意外。关英身体不好,这次到南昌来之后,没有停留就到杨文瀚这里来了。
他也许认为,作为老上级传达一次命令,不会太长时间,可以赶回南昌再治病。
可是,杨文瀚非要关英在山上多住几天。可关英是非要走。
一下子拖了三天。杨文瀚自认关英是叛徒,要骗他下山投降国民党,还把关英捆了起来,上了大刑。
关英真急了,自己死了事小,完不成任务麻烦大了,不仅是一支200多人的队伍的生死存亡,还给国民党留下了新四军破坏抗战的把柄。
关英疼的满头大汗还在斥责杨文瀚,说他违背党的指示,与党闹独立,已经不配称为党员了。
杨文瀚勃然大怒,即将关英杀害,时间为1938年4月。
后杨文瀚仍拒不接受改编,不承认国共合作。杨文瀚继续孤军奋战,打击国民党的部队,打土豪,攻炮楼。1943年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俘虏,半年后被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关英(1910-1938),中共早期党员。革命烈士。曾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