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艰难曲折的谈判 (第2/2页)
(五)希望国民党三中全会对中共提出的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容许民主自由的主张有进一步的表示。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后,与会的张冲准备返回西安继续参加谈判。
临行前,蒋介石召见张冲,并向他交了底牌:共产党要等宪法公布后公开;特别区恐怕中央的法令不能容;红军可以改编为3师9团,不可再加。
张冲回到西安,代表蒋介石再与周恩来谈判,转述了蒋介石的意见,并介绍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情况。
周恩来对会议通过的《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案》表示遗憾,保留将来声明的权利。
他还告诉张冲:中共目前无意参加政府,只要求参加国防机关。
自当日起至3月8日,周恩来与张冲会谈6次。
其间,周恩来还利用自己曾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多次与黄埔毕业生谈话,并请中共中央派曾是黄埔一期生的陈赓来西安,同做黄埔系的工作,以利国共和谈的顺利进行。
谈判中,张冲的态度友善而又积极。他提出红军主力可编4个师16个团,另编两个徒手工兵师,共6万人。
为使和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他还建议中共通过在苏联的蒋经国做蒋介石的工作。
周恩来立即将张冲的意见向延安汇报。
3月3日,毛主席、张闻天即拍来电报,同意红军的改编意见,指出,现在谈判的中心内容是,中共“在南京政府下取得合法地位,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得以开始”。
但是,当张冲的意见转至南京时,蒋介石却予以否决,只允许红军改编为3个师9个团。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研究了蒋介石的意见后,给周恩来指示,谈判中仍以4个师为基准,如果蒋介石执意“坚持3个师时,亦只得照办”,以表现合作的诚意。
经过一个月的彼此交流、磋商乃至争论,双方的意向也逐渐趋于统一。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3月8日,周恩来、叶剑英和顾祝同、张冲、贺衷寒再次坐下来,共同商讨形成一个总结性的条文,并决定由周恩来负责文字的起草,这便是“三八协议”。
其主要内容是:
(一)中国共产党承认服从三民主义的国家和国民党的领导地位,彻底取消暴动政策和没收地主土地政策,停止赤化运动;国民政府分批释放监禁中的中共党员,容许共产党在适当时期内公开。
(二)取消苏维埃政府及其制度,将目前红军驻在地区改为陕甘宁行政区,执行国民政府统一法令与民选制度,其行政人员经民选推荐,由国民政府任命;行政经费由行政院及省政府规定。
(三)红军取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服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及蒋介石的统一指挥,其编制人员、给养及补充与国军同等待遇,其各级人员由自己推荐,呈报军委会任命,政训工作由军委会派人联络;将红军中最精壮者编为3个国防师,计6旅12团及其他直属之工、炮、通信、辎重等部队,在3个国防师上设某路军总指挥部;将红军的地方部队改编为地方民团或保安队;红军学校办完本期后结束;此外,在河西走廊令马步芳、马步青部停止对红军西路军的进攻。
可是,这个协议却因贺衷寒的修改而改变了内容。
这便是:红军改编为3个师后,每师只能有1万人,共3万人,政训人员由南京政府派人参加,各级的副职也由南京政府委派,取消“民选制度”,改“民选推荐”为“地方推荐”,甚至删去了协议中的停止攻击红军西路军的条款等等。
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贺衷寒是要以红军西路军困陷河西地区,而“束缚我们”、“胁迫我们”。认为在西安与顾、贺继续谈判,已经没有实际价值,要求直接与蒋介石面谈,以期问题的根本解决。
中共中央书记处同意周恩来的意见。3月13日晚,周恩来会见张冲,提出将“三八协议”直接送达蒋介石的要求,表示:贺案是我们所否认的,但是,两党合作抗日和拥护蒋委员长的方针是既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