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863章八路军的实力

第863章八路军的实力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3个丙种师,即115师、120师和129师,此外还有总部直属的约3000人,编制兵力数为45000人。

既是丙种师,其实力肯定不强。改编之初,国共双方似乎都考虑到了这一点。

以129师为例,我们来看看其人员和装备的状况。

在当时,八路军各部队主要是根据红军原有的部队编制进行改编的。其中第129师是以红四方面军为主改编的,此外还有一些小部队改编为师直属队。

不过长期以来,其中的一些细节却没有提得很清楚,在此有必要进行一下梳理。

改编完成的129师,主要作战部队为385旅、386旅两个作战旅,其中385旅下辖769团、770团;386旅下辖771团、772团。

385旅由红四方面军红4军编成,红4军第10师改编为769团、12师改编为770团;386旅由红四方面军红31军编成,红31军第91师改编为771团、93师改编为772团。

除了这两个作战旅之外,129师另外还有1个教导团及5个直属营,分别是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重营、骑兵营。

八路军的改编并不会得到编制所需的火炮、工兵装备,而以八路军当时的状况来说,也极度缺乏这些装备。

因此这些直属部队除了教导团和骑兵营之外,其实都是实打实的步兵作战部队,都是名不副实的。

其中教导团是由改编后的编余干部及西路军归队干部组成的,实际是一个干部储备单位;骑兵营由原骑兵第3团改编,确实是一支骑兵部队。

而师直属的特务营由原陕北红29军改编,师直属炮兵营由陕北红30军改编,师直属工兵营由陕甘宁独立第1、2、3(欠2个连)、4团改编,师直属重营由陕甘宁独立第3团第2、3连及关中警卫营改编。

上述部队合计有约13000人,因此有的历史资料中提到129师在抗战爆发时兵力数量资料时采用了此说。

但实际上在八路军编成后不久便成立了后方留守处,三个师各自留了大部分直属队和少量主力团,编成了八路军留守部队,以保卫陕甘宁。

129师留下来的有385旅旅部带770团,此外师直属的5个营中,除了骑兵营外,由陕北地方部队改编的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重营等都留了下来,并且很快进行了新的编制调整。

1937年10月2日,八路军留守部队除了129师385旅770团番号不变外,其余部队统一整编为警备第1到第8团及1个独立营、1个骑兵营,总计约9000余人。

其中独立营由129师辎重营改编、警备第2团由129师特务营改编、警备第3团由129师炮兵营改编、警备第7团由129师工兵营改编。

以八路军留守部队的规模而计,扣除掉2个主力团(除770团外,还有1个主力团是警备第8团,该团由120师359旅718团改编而来),其余警备团的实际兵力均在千人以下,基本实力相当于步兵营或加强营。

以八路军改编及留守部队编制调整的时间来看,上述这些部队除了最开始的番号与129师有关之外,其实基本是独立脱离129师体系的。

而东进抗日的129师是由教导团、骑兵营、385旅769团、386旅全部组成的,这部分兵力共计9000余人,基本都是经历过长征的主力部队。

按照在1937年6月设想的编制,八路军的每个步兵连编制160人,装备轻机枪6挺,每个步兵营由4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组成,步兵团辖3个步兵营和直属迫击炮连/排,每个团的总兵力为2700人。

从人数上来看绝不是丙种师而达到甲种师的规模了。

也就是说,八路军规划的步兵团并非普通国军的3营9连制,而是3营12连制。

所以在1937年的八路军中,会出现11连、12连这样的编制。而在战史中出现第8连的话,则不是3营8连,而应是2营8连。

之所以如此是出于在有限编制情况下尽可能多编步兵的考虑。

实际上除了这12个步兵连之外,1937年的八路军步兵团还往往编有团直属的特务连、侦察连、警卫连,这几个连队其实也是精锐步兵连。

因此,刚刚改编的八路军步兵团的兵力往往都比较充实,作战连队往往多达十七八个。

不过在武器装备方面的话,基本是达不到最初设想的每个步兵连配6挺轻机枪,团还有迫击炮连/排编制的这样的规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