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896章粤军第66军和第83军

第896章粤军第66军和第83军 (第2/2页)

先是军委会对他的先斩后奏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虽未明确支持,却也没加阻止。后来竟得到了66军的祝极响应。

这真是人生快事。薛岳原本也没打算从军委会得到什么好听的话,只要能调来66军就行。

至于66军方面,准备磨一磨嘴皮子,想来不至于调不动。

谁知66军满口答应,顺利得出奇。原来薛岳的广东老乡叶肇,当初对蒋介石把该军留在敌后打游击十分不满。

66军是清一色的广东子弟兵,在鄂赣地区打游击并不合适。

而且,从一支野战军降为游击部队,身份降了许多不说,语言不通,环境不熟,官兵们谁也不愿呆在敌后钻山林。

所以薛岳这个广东籍长官一招呼,66军从军长到士兵,无不欢呼响应,其应战心切,甚至超过了薛岳自己手中的部队。

薛岳得到意外的一个军兵力,且又是指挥顺手的粤籍官兵;叶肇借机走下庐山,避开了敌后游击的苦差事。双方皆大欢喜。

日后的战斗证明,当薛岳与松浦淳六郎直打到最后5分钟时,要不是66军,要不是先前强留的74军和187师,薛岳的万家岭大捷不过是天方夜谭,充其量也只能是兰封会战围而难歼的翻版。

万家岭大捷,也使66军增色不少。66军中间经过一次补充,各师人事稍有更动。

159师师长谭邃调升副军长,以副师长陈骥升充师长,1939年1月,160师师长华振中,因与叶不睦被调,以副师长宋士台升充师长。

是年冬,敌人分兵进攻广东,未几广州陷敌,余汉谋乃籍兵力不足为名,向中央请调回粤系64、66两个军返粤参加作战。

66军于1939年春,奉命调回粤北的新丰、龙门一带。

原在广东的151师林伟俦部同时也拨入66军建制,以后就地开始整训;并同时派部队在牛背脊罗浮山一带作战。

1939年秋末,军长叶肇调升37集团军总司令,仍辖66军,遗军长缺以副军长谭邃升充,副军长缺以159师师长陈骥调升。

1939年10月谭病故,陈骥升任军长。159师师长缺以副师长官祎升充,同时各师取消旅制改为一师辖三个步兵团,一个补充团制。

1939年冬,该军除151师林伟俦部留驻粤北外,全军奉调广西柳州参加第一次桂南会战。

当时159师一个团拨归第五军杜聿明指挥,在炮兵掩护下,经几次冲锋,攻破敌阵昆仑关。

不久敌人由南宁调集兵力,准备从永淳渡河向我左翼包抄,阵前战区指挥当局,经命令叶肇率领66军赶去永淳布防,阻止敌人此种企图。

叶肇错误地判敌不会此举,而迟迟未果开拔。当发现敌人部队已越过永淳河向宾阳进迫时,叶肇乃匆忙间带66军陈骥部(缺159师临时指挥110师)两个师,赶赴截击。

但敌人主力已迫近宾阳,我后方战线大受威胁。此时军心惶慌,秩序紊乱,部队纷纷向武鸣、忻城溃退,沿途受到敌军追击和敌机空袭,损失惨重。

桂南战役惨败结束后,蒋介石亲到桂林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在会上宣布:叶肇不听命令,误失戎机,撤职扣留解办。

66军军长陈骥、160师师长宋士台作战不力,均撤职查办。

第37集团军总部、66军军部,均撤销番号。以后该军所辖的159、160师,奉命调回广东粤北一带,归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监督整训。

几个月后159师拨入64军建制,160师拨入65军建制,原留在粤北的151师拨入62军建制,粤系的66军,从此就宣告解体了。

粤军83军的前身是粤系军阀余汉谋所属部队一部。

1926年7月,粤系第4军、第5军主力参加北伐后,各留一部留守广东后方。

1928年春,国民党军改为路军编制制度后,留在广东的粤系部队被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29年3月,国民政府在军事编遣会议后,将第8路军部队合编为3个军十余个师。

1936年6月,在“两广事变”后,余汉谋倒戈拥蒋,被任命为第8路军总指挥。

1937年10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将第8路军的第154师、第156师合编为第83军,隶属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

该军由邓龙光任军长,下辖:第154师,巫剑雄任师长;第156师,邓龙光兼任师长。

该军组成后,奉命由广东开赴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

此次作战后,该军退至南京郊区组织防御,并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1938年9月,邓龙光升任为第29军团副军团长后,莫希德继任军长。同时,将国民革命军第62军第151师调归该军。

此时,该军下辖:第151师,李卓元任师长;第154师,梁世骥任师长;第156师,王德全任师长。

同年底,该军在进行广东战役时,由于军长莫希德指挥不当,部队受到重大伤亡,阵地失守。

战后,莫希德被押送重庆治罪。1939年初,该军建制和番号被撤消,第151师改隶国民革命军第66军;第154师改隶国民革命军第63军;第156师回归国民革命军第64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