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922章再过赣江

第922章再过赣江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林欣儿送走了柯黑姑和江竹林的医疗队,就在罗山大殿上辞别了母亲和何郎中,带着黄金往吉安去。

往吉安去须先向东走,过赣江经雷公山至新岸县,在那里坐火车南下,不用几个小时即到吉安。

林欣儿和黄金出了罗山。他们是吃过早饭从罗山大殿上出发的,傍晚时分即到赣江边。

赣江,是江西境内比袁水大得多的一条江。它也是江西省最大的一条江。它从南流向北,几乎穿过了整个江西。

江西简称为“赣”,即是从赣江而来。因此可以说,赣江是江西的像征。

林欣儿当然不是第一次过赣江。回想起来,最早的一次,应该是那年为躲避北伐军的剿“匪”,带着母亲去雷公山的雷公庵韩香云处。

但是后来她又多次过过赣江,不过是过赣江的时间、地点不同罢了。比较给她留下印象的有两次:

一次是第二次攻打长沙后,为了粉碎蒋介石的第一次军事“围剿”,林欣儿率领红四团东渡赣江,离开湘赣根据地,向赣南退却。

另一次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粉碎蒋介石第三次反革命“围剿”,她奉命率红四团返回湘赣革命根据地,组成湘赣边独立支队,以加强湘赣苏区的武装力量,而西渡赣江。

现在,她又一次伫立赣江边上,望着莽莽苍苍的江面感慨万千。

是啊,屈指算来,她在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战斗了上十年了,而今却要离开它,东进抗日。回想起来,往事历历在目,竟宛如昨天发生的一般。

江面上被血红的晚霞浸染着,不由使她想起了白居易《暮江吟》里面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林欣儿读诗史,发现人们对白居易游览的那条江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长江。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剌史,经襄阳、汉口而至杭州。描写的是长江的秋景。

有人说是长安附近的曲江。白居易在京城做官,闲暇时便会在曲江上流连。

还有人说就是眼前的这条赣江。是说白居易某年游南岭经过的赣江。

也许是故土可亲吧,林欣儿很是倾向于赣江一说。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赣江是故乡的江,还因为赣江的走向。林欣儿觉得很符合白居易笔下的场景。

林欣儿现在心里很轻松。较之以往各自过赣江都轻松。

这是因为中国四万万同胞因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觉醒,更是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国民党承认共产党的存在。

当然,十年前国共的分裂记忆犹新,国共两党之间的仇隙太大了。而这种仇隙不是一下子就能消弥得了的。

更让人愤慨的便是小日本的入侵,这样一个撮尔小国,竟敢在中国的大地上撒野,无论从何方面说,都是可笑的!

中国有四万万同胞,一个人吐一口唾沫,也会把侵略者淹死的。

中国地大物博,哪是日本那样的岛国所能望其项背?如果我们动员全国的老百姓都起来抗日,让日本帝国主义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侵略者还不赶紧滚回老家去?

但是,这只是主观上的认识。在客观上,日本侵略者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日本侵略者觊觎我们中国由来已久,尤其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穷兵黩武,在国内提倡武士道精神,实行法西斯教育。

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②让日本尝到了甜头。可以说今天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正是甲午战争的延续和发展。日本帝国主义最终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