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粤军之笫66军 (第2/2页)
教导旅伤亡军官83人、士兵292人;炮兵营伤亡士兵24人、工兵营伤亡5人;全军合计伤亡7477人。
在装备方面的损失计有:山炮3门、平射炮8门、迫击炮4门、重机枪45挺、轻机枪312挺、步枪2866支、驳壳枪339支。
一个总兵力2万多人的军,这个伤亡数基本上相当于打光了战斗兵的一半。
而从武器装备的损失来看,66军所装备的多为轻武器,装备损失如此之巨,更使得66军的战力大大下降。
宋波的增援部队就是在此种情况下赶到的淞沪战场。但此时的战场形势很不乐观。
而淞沪会战从撤退演变为溃败后,66军又在苏州、锡澄、江阴、汤山等线与敌作过短时阻击战斗,部队再度遭到损失,全军仅剩1万多人,3个师被迫缩编为3个旅,退入了南京城内。
南京保卫战,66军又经过了炼狱般的鏖战,部队再度严重受损。
南京的防守,最初曾有过象征性防御的意见,因为当时已经没有生力军可担负守城作战了。
而且由于先前几道国防线被连连突破,南京已经直面在了日军面前,无险可守。
不过唐生智却要与南京城共存亡,而蒋介石也认为南京不守一下说不过去,故而集结了教导总队(经过了紧急扩编)、71军、72军、78军(上述3个军各辖1个师及1个补充旅)、74军(辖51师和58师)、第2军团(辖41师和48师)、东北军112师、黔军103师及部分宪兵等辅助部队。
除了上述部队外,另有粤军66军及83军,共计13个建制师和15个建制团的部队。
这些部队虽然番号不少,但是大都为淞沪战场退下来的残破之师,因此合计兵力只有10万余人而已。粤军因没有广东兵员补充,2个军加起来也不到3万人。
这些部队尽管已经到了战力的最低值,但依然拼死作战,使得日军在初期的进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但却并不能阻止日军的进攻,战争的天平严重地倾斜于日军。
而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所谓的与南京共存亡只不过是一句口号,关键时刻其本来也下达了突围命令,但却又对中央军精锐称“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
此令使得各部更乱作一团,一些部队的高级长官自己甩下部队就跑了,最终南京的部队也未能顺利撤退,均遭到了惨重损失。
甚至还发生了日军未至而自相残杀的情况,至于伤兵则更是无人过问。
王耀武①就曾回忆当时的伤兵说:你们都逃了,把我们甩到这里,叫日军杀害,真令人伤心!他妈的,早知如此,谁肯打仗。
而在各路突围部队中,唯有粤军从日军正面突出重围,是当时南京保卫战中唯一一支整建制突围的部队。
正面突围的作战伤亡同样巨大,66军军长叶肇甚至一度被日军俘虏,后扮为伙夫才趁机逃脱。
159师代理师长罗策群率先冲锋而牺牲,其留下的“跟我来,几大就几大,晤好做衰仔呀”也成为了抗战牺牲将领著名的遗言之一。
牺牲尽管巨大,粤军伤亡官兵好歹是倒在了突围的路上,而非建制混乱,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1938年初,66军突围后整理剩余部队,159师还剩军官510余人、战斗兵2300余人、非战斗兵800余人,合计约3600人。
160师(教导旅余部并入该师)还剩军官480余人、战斗兵约3000人、非战斗兵700余人,合计约4200人(其中可能包含部分沿途参军的战士)。
而新编157师则只归队五六百人,其余踪迹全无。
据归队的军官说,他们整个师全打散了,师长、副师长下落不明。这些归队的部队也是慢慢聚拢过来的。
从广东出师算起,66军不足3万人的兵力(加上后来补充的兵力也不过3万余)到此时仅剩三分之一。
而该军无论是在淞沪会战中的坚守作战、还是在撤退阶段的溃而不败,亦或是南京保卫战中的正面突围,都是可圈可点的,其表现要好过当时华东战场的绝大多数国军部队。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二十岁考进黄埔军校。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担任第五十一师师长,打了胜仗后被提拔为第七十四军的军长,1945年又升任为司令官,可谓说是战功显赫,平步青云。1946年,王耀武担任绥靖区司令官,后来又兼任指挥部主任,到了这年的十月,王耀武又兼任山东省主席、保安司令等职务。王耀武善于带兵,又很强的指挥才能,他赏罚分明,恩威并用,所以他带的兵都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王耀武的个性很强,他自信而倔强,好胜而直爽,而且私生活也很严谨,不沾花惹草。济南战役时,王耀武因为突围失败,被共产党部队抓捕,成为了共产党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