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策949章连环伏击战之响堂铺伏击

策949章连环伏击战之响堂铺伏击 (第2/2页)

伏击部队全部进入预定阵地后,徐向前要求:“行动一定要绝对秘密,前卫队要大胆沉着,一定要把敌人全部放进口袋里,才能动手。后卫队要坚决顽强,坚决把口子堵住!何时封口、开口、冲锋,要服从指挥!”

另外专门还派出1个排把住响堂铺和前后宽漳村各路口,不准村民进出,以免暴露行动。

拂晓,徐向前接到772团报告:日军由东阳关出动200余人,正向苏家峧开进,同时还有骑兵正向侧后运动。

772团请示是否撤出主力前去截击?

如果这是日军发现设伏后的包抄后路之举,确实非常危险,那就必须放弃这次伏击,另作打算。

但是徐向前判断,如果日军真发现了设伏企图,想来个反包围,截断伏击部队的后路,不可能只派这么点部队。

这点兵力只会“打草惊蛇”,根本不可能进行反包围。

所以他认为不大可能是被日军发现,命令部队继续隐蔽潜伏,不得暴露。

同时命令772团派1个营到庙上村以东高地,加强警戒,掩护伏击部队的右后方安全。

此外派师部参谋到东阳关和苏家峧侦察核实,一定要把情况搞确实。

很快派去的参谋就回来报告,东阳关日军没有异常动静,所谓东阳关日军出动的200余步骑兵,是一群老百姓牵着几头驮驴在赶路。

好一场虚惊,要是徐向前轻易听信不实报告而取消了这次伏击,那真是太遗憾了!

8时许,观察所就报告听到东阳关方向有汽车马达声,很快又报告日军汽车队已经从东阳关沿公路向东开来,随后又报告总共有180辆汽车。

根据日军资料,这支日军是由森本浩少佐率领的第四兵站汽车队本部和2个汽车中队,总共400人(其中军官17人),汽车169辆,配备有手枪39支,三八式步枪143支,三八式马枪98支,轻机枪2挺,重机枪1挺,掷弹筒4具。

属于辎重部队的汽车队之所以会有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是因为1938年初华北日军的汽车部队多次遭到中国军队伏击,为了加强汽车队的自身保护,日军给每个兵站的汽车队本部加配1挺重机枪和2具掷弹筒,给每个汽车中队的自卫小队加配了1挺轻机枪和1具掷弹筒。

当时771团的伏击位置在西,769团在东,考虑到769团抽出5个连负责对涉县的警戒任务,兵力相对不如771团,所以徐向前把180辆汽车中的后100辆交给771团,前80辆交给769团。

等到日军汽车队全部进入伏击圈,而且前80辆进入769团的伏击地点后,徐向前发出了攻击命令。

这次伏击的是129师的2个主力团,装备在八路军中都算是比较精良的,不但有轻重机枪还有迫击炮。

所以当攻击命令一下,迫击炮和轻重机枪就立即开火,再加上密集的手榴弹,几乎在一瞬间,就将在谷底的日军车队完全笼罩在猛烈的爆炸火光和尘烟之中。

毫无防备的日军在这番猛烈而突然的打击下死伤惨重,混乱不堪,一片狼突豖奔的景象。

随着枪声的响起,接着几十把军号一齐吹响冲锋号,八路军的伏击部队从北山发起了全面冲锋。

战士们用刺刀、大刀、红缨枪和日军展开白刃肉搏,日军根本无法抵抗,一部分在八路军的猛攻下向南山败退,又遭到南山脚下八路军的迎头痛击,彻底被打散。

还不到两小时,除了少数人钻隙逃入南山外,大都被歼。

事先,八路军已经发动周围百姓,组织了大车和骡马,战斗一结束便迅速将车上物资搬运一空。

由于八路军没有会驾驶汽车的,只好按照战前教育的方法,把汽车全部烧毁。

等到下午日军出动飞机前来时,这里只剩下遍地的日军尸体和汽车残骸。

响堂铺的伏击打响后,驻守在黎城和东阳关的日军立即前来增援,但援军在马家拐遭到了772团的阻击,被击退。

败退的日军回去后又会合从黎城出动的第二批援军,再次驰援响堂铺的运输队。

结果在772团的顽强阻击下,又被击退。

另外,涉县的日军也出动约200人分乘6辆汽车驰援,在椿树岭遭到386旅的阻击部队,同样被击退。两路阻援部队的奋战,确保了响堂铺伏击战的顺利进行。

阻击涉县的敌援兵,陈赓旅长交给了独立营。这是因为事前虽然估计涉县的敌人会增援,但只是估计,独立营实际上是预备力量。

甘灿和周勇、邝秋根立即带领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椿树岭。

此次伏击,共毙伤日军森本少佐以下400余人,焚毁汽车181辆(包括在椿树岭阻击战中的战果),缴获迫击炮4门、重机枪2挺、长短枪130余支,八路军伤亡317人。绝对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经典伏击战。

对于这次伏击战,刘伯承曾有过非常精辟的评价,认为是伏击战的典型范例之一,总结了五条经验和一条教训。

五条经验是:

第一侦察准确,判断正确。对日军运输队的行动侦察情报非常准确,为伏击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风传有日军包抄伏击部队后路时,徐向前沉着分析,正确判断这个消息不确切,没有动摇进行伏击的决心。

第二是伏击地区选择得好,师旅团各级干部都到实地看过地形,伏击地点的选择,不但便于隐蔽和出击,而且也便于撤离。

第三是伏击部署妥当,以2个团(欠5个连)进行伏击,以1个团又5个连负责阻援,而且在两个阻援方向上也是根据敌情,进行了有重点的部署。

第四是出击突然、猛烈、干脆,整个伏击行动,从出击到最后结束战斗,只用了不到两小时,一开始火力压制,以最猛烈的火力尽量杀伤日军,然后就是突击,毕竟八路军弹药补给有限,火力打击不可能持久。突击行动也是相当果敢干脆。

第五是撤退敏捷严整,由于情报得力,所以事先就组织了大量的群众,早就做好了搬运物资的准备,撤退组织严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步炮协同动作差,迫击炮在步兵发起冲锋后没能及时延伸射击,结果造成了误伤,使步兵在自己炮火下伤亡20多人。

这说到底是八路军炮兵太少,弹药也少,平时几乎没有步炮协同的训练,到了战时自然也就难免出现问题。就连美军那样的土豪人家,都少不了自己火力的误伤,更何况八路军了。

总体而言,响堂铺之战是八路军一次非常经典的伏击作战,将伏击战的要素——情报保障,地形选择,突击指挥,撤退组织,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典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