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中国海军实力与抗战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我们有幅员辽阔的海域,当今世界的国力发展避免不了和外部世界交流。
那就意味着许多外部世界未知的可能性和风险,这就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实力来护卫国土和中国的海洋权益。
在抗战时期,中国海军是把家底输了个干净,也没有取得值得一提的战果,可以说是当年中国海军的悲剧。
这里面有很深层的原因。
海军的能力取决于舰队的实力,而舰队的发展完全依赖国家的工业能力。
要想保住海上的国防领域地位和争夺国际海洋权益的一席之地,国家舰队就是你的所有家当!
你要以此为基础来赢得更多资源,想获得更多的东西要靠自己的双手。
一战时期,中国曾经有机会发展船舶工业和海军实力。当时的江南造船厂就替美国政府建造了4艘万吨级的货轮,一时间似乎就是中国发展工业实力的好机会就在眼前。
但实际上,这些轮船的图纸和发动机都是外购的,甚至连钢材都是从外国进口的。
欧美等西方国家根本就没有给中国人发展的机会,他们在暗中扼杀了中国发展海洋权益的机会和能力。
当时的中国所有工业都要依赖列强,从技术和人才各方面都缺乏。仅仅是因为一战时期,欧美①等发达国家的主要精力在欧洲战场,他们的经济资源都投入到欧洲战线,暂时顾及不到遥远的东方大陆。所以中国民族工业才有了一点点的发展机会。
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列强们重新把眼光放在中国身上。
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人口和土地、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列强们不会放过这样的猎物,尤其是后起之秀日本人。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已经迫不及待了。
一战结束后,中国造船业那一丝希望也破灭了,造船工业重新陷入困境。
1928年,蒋介石政权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上提出重整军备方案。会议指示要在10年内把海军的总吨位提高到60万吨。
这个想法非常不切实际②,因为那时候的旧中国连造一艘500吨的小型舰艇都非常吃力。
1928年,老蒋对外吹牛皮,说要把海军建设成有60万吨舰艇的时候,他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在致力于内战,一个满足于维护半殖民地地位的政府不可能去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和社会经济,更不可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
讲难听点,蒋介石政权就是西方列强的买办势力。
一个强大的中国不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崛起的日本,所以列强会扼杀和限制中国的实力。
建设海军需要钱,蒋介石政府正在忙着打内战,他从来没想过要建立一支海军来维护自己的海权。
而海军在内战中的意义不大,花钱去买几条炮舰③不如去买几万条枪来武装几个军团抢地皮更有意义。当时蒋介石政府没人有精力和兴趣去关注海军。
国民政府时期,海军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实际上各地又开始产生许多军阀)。此时海军总吨位只有5.8万吨。
就在这宝贵的10年时间内,国民政府的海军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唯一的成果只有陈绍宽主持的海军部提交了一个巨大的空中楼阁计划,而且这个计划需要很多经费,政府也没有拨出经费给海军。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全国海军的总吨位只有3.8万吨,而日本人已经有了120万吨,我国海军的数据还不到后者的三十分之一。
日本人为了吞并中国发动侵华战争,把自己的海军建设成一个怪物级别,舰种齐全。
它对付蒋介石政权是绰绰有余,甚至还可以和西方欧美国家叫板,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把对手打得节节败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