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043章黄河两岸的抗日壮歌

第1043章黄河两岸的抗日壮歌 (第2/2页)

1941年初,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显现被日、伪军围困、分割之势,国民党顽军、土和反动会道门也经常进行挑衅、骚扰、破坏。

为打破敌人的分割、封锁,第二纵队各部和来到冀鲁豫边区的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分头开辟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在沙区开展反封锁斗争,在交通要道发动大规模破袭战。

在日军实施其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中,4月12日,18000多名日、伪军对沙区进行空前规模的“铁壁合围”式“扫荡”,实行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

冀鲁豫边区军民以分散对集中,以集中对分散,内外线结合,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作战。

这次毁灭性大“扫荡”,将沙区与鲁西南地区的联系完全切断,沙区成为“一枪可以打透的根据地”,第二纵队、冀鲁豫区党委、军区、行署等重要单位和部门被迫转移。

1941年上半年,由于日、伪军的残酷进攻和自然灾害,和冀鲁豫边区毗连的鲁西区抗日根据地面积锐减,濮(县)范(县)观(城)中心区与各地区之间联系也更加困难。

为统一对敌斗争力量,扩大回旋余地,六七月间,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和山东分局同意冀鲁豫边区与鲁西区合并。

7月1日,中共冀鲁豫区委和山东分局所属鲁西区委在观城县红庙村(今属莘县)正式合并为冀鲁豫区委,隶属于北方局。

原鲁西区党委书记张霖之任书记,张玺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根据八路军总部决定,7月7日,冀鲁豫军区与鲁西军区合并,组建冀鲁豫军区,崔田民任司令员,原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政治委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

两军区所属主力部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并兼冀鲁豫军区,隶属于“集总”,同时受一一五师指挥,杨得志任司令员,华卓然任副司令员,苏振华兼任政治委员。

第二纵队辖教导第三旅、教导第七旅,直属司、政、后机关和独立团、骑兵营,指挥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和暂留冀鲁豫边区的冀南军区新编第四旅。边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组成军政党委员会。

9月初,冀鲁豫边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晁哲甫任冀鲁豫区行政公署主任,原鲁西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段君毅和贾心斋任副主任。冀鲁豫区行署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这标志着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五省的接合部,正式形成了一个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1年7月,日军实施其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7月至8月,对泰(安)肥(城)山区、大峰山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泰西抗日根据地形势严重逆转。

11月,日军实施为期两个月的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妄图彻底封锁抗日根据地。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缩小了1/3,并被分割为几块小地区。抗日军民面临极大困难。

最困难时期,也是冀鲁豫边区军民经受严峻考验,锻炼得更加坚强、更加富有战斗力的时期。

7月中旬,第二纵队主力推向根据地边沿区,反封锁、反“蚕食”、反“清剿”。

8月,冀鲁豫区党委部署整理支部、审查干部,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组织机构。

11月,第二纵队、冀鲁豫军区从主力团和军分区基干团、基干营抽调一部分连队,组成12支游击支队,深入到接敌区,支持、带领地方武装与民兵开展对敌斗争。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继续寻机歼敌。

12月下旬,边区主要在部队进行第一次精兵简政,主力部队缩小团的编制,取消营一级机构,团直属连,充实连队;地方武装进行整训;人民武装进行组织整顿和政治工作。

1942年上半年,日、伪军加紧了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进攻,3月起实施两个半月的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

第二纵队和冀鲁豫军区再增派8支游击支队开赴接敌区。

6月,军区把担任游击支队的连队固定了下来。主力部队则在几条主要交通线上进行反“扫荡”、反封锁斗争。

这年的下半年,冀鲁豫边区一连数月遭到日、伪军“扫荡”。

9月27日,日军两三万人发动“第二期鲁西旧黄河河畔剿共作战”,

10月8日,日军开展两个月的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

10月中旬,日、伪军合击泰西和运东地区,12月,日、伪军10000余人对湖西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至年底,全边区有日、伪军据点、碉堡1098个,驻有日军6300人、伪军6万余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大部变成格子网状,局面十分被动。

根据北方局6月30日《对目前冀鲁豫工作的指示》和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巡视团意见,为扭转边区被动局面,7月起,冀鲁豫军区按照坚持边区东部、北部,反击日、伪军“蚕食”、封锁,大力开辟边区西南部。

为打通与水东区(新黄河以东河南睢县、杞县、太康地区)的联系,冀鲁豫部队利用“青纱帐”起的有利时机,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夏秋季军事、政治攻势:

拔除日、伪军据点40处,歼灭日、伪军2500多人;揭露敌人外强中干实质,宣传日军必败、中国人民必胜的前途,激发敌占区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争信心;加强争取与瓦解日、伪军工作。

8月,冀鲁豫边区进行第二次精兵简政:取消边区军政党委员会,全区各项工作统一于区党委领导之下;取消八路军第二纵队番号,全区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统归冀鲁豫军区指挥。

正规军地方化,加强军分区领导,正规军旅部兼各主要军分区,原军分区干部加强下层和其他军分区。

杨得志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勇任副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华卓然任参谋长。同时,从边区到县、区的党、政、民组织均压缩编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