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黄河两岸的抗日壮歌 (第2/2页)
同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撤销冀南、冀鲁豫两个行政公署,合并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行政公署。
6月,冀南和冀鲁豫两个军区合并,仍称冀鲁豫军区,隶属于“集总”,原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军区政治委员宋任穷任司令员,黄敬兼任政治委员,杨勇、王宏坤任副司令员,苏振华任副政治委员,华卓然任参谋长。
6月,冀南、冀鲁豫两行署通令实行合署办公,对外一律改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冀南联合行政公署名义,由冀南行署主任孟夫唐、冀鲁豫行署主任晁哲甫联合下达合署办公的文件。
7月,因黄敬去延安治病,中央决定,冀鲁豫分局书记由组织部长宋任穷代理,并兼任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
合并后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很快发展成为敌后最大抗日根据地。
1945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行署宣布冀南与冀鲁豫两行署正式合并,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行政公署,主任孟夫唐,副主任徐达本、贾心斋。
7月,成立冀鲁豫行署冀南办事处。
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后,冀鲁豫分局于10月撤销,恢复冀南和冀鲁豫两个区党委。
11月,冀南办事处撤销,恢复建立冀南、冀鲁豫两行署。
在冀鲁豫分局直接领导下,冀鲁豫边区军民相继发起1944年春夏季和冬季攻势,展开了对日、伪军的局部反攻。
但由于敌强我弱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些局部反攻是以集中适当兵力作战与分散的群众性游击战争相结合、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进行的。
1944年,边区军民的攻势作战取得重大战果,共攻克据点碉堡1000余个,毙、伤、俘日伪军49000余人,争取5000余名伪军反正,解放人口500余万,新收复清丰、内黄、朝城、莘县、寿张、邱县、濮阳等7座县城。
如此,边区一些小块游击区扩展为大块根据地,解放区较上年扩大一倍以上,除水东地区外,抗日根据地已基本连成一片。
全区正规军与地方武装由年初的5万人发展到9.2万人,民兵发展到10万人以上,战斗力大大提高。
1945年春,冀鲁豫边区军民按照集中优势兵力,向敌人守备薄弱的地方发起反击,着重消灭伪军,相机夺取日、伪军合守或日军单独守备的据点或县城的作战指导思想,积极围困深入根据地内的、比较孤立的敌人据点和县城,将敌人压缩到最狭窄地区各“点”、“线”上,发起了更大规模的攻势。
4月24日,发起南乐战役,5月17日,发起东平战役。至5月底,共进行战斗603次,摧毁日、伪军据点、碉堡241个,收复大名、南乐、新河、南宫、东平5座县城,收复村庄5000多个,解放人口250余万。
1945年3月,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率北方局机关来到冀鲁豫边区指导工作。
6月6日,邓小平出席冀鲁豫分局群众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全区仍以发动群众为中心,务求把减租减息政策贯彻到底。
按照邓小平指示,冀鲁豫边区把大胆放手发动群众与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统一起来,民主民生运动健康顺利地开展。发动起来的广大农民群众以高涨热情投入到参军、支前和发展生产等工作之中。
为适应对日反攻作战的需要,6月,冀鲁豫军区决定建立冀南、豫东两个作战指挥部。
根据中共中央“削弱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方针,6月20日至8月7日,冀鲁豫军区集中优势兵力,向日、伪军发起大规模夏季攻势作战。
先后进行了成(安)临(漳)安(阳)战役、阳谷战役和一些攻城战斗,消灭了大批日、伪军,打通了许多解放区的联系,同时对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包围越来越紧,取得了作战中的主动地位!
并开始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解放区党政军民深入开展民主民生、整风、大生产、练兵运动,进一步健全抗日民主政权,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实施攻势作战和大反攻提供了保障。
冀鲁豫解放区还抽调大批部队和干部,准备向东北进军。
根据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一二九师首长命令,8月中旬,冀鲁豫边区军民展开对日全面反攻作战。
15日,冀鲁豫军区组成南、中、北三路反攻大军,向开封、新乡、安阳等地出击。
其他军分区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围攻根据地腹地城镇残存的日、伪军据点,配合三路大军作战。
在全面反攻第一阶段,8月14日至24日,冀鲁豫边区军民切断了陇海、汴新、德石铁路,对开封、安阳、新乡之敌形成包围之势,共歼灭日、伪军8600余人,攻克大小据点数十处、县城18座。
根据新成立的晋冀鲁豫军区命令,26日,冀鲁豫军区全面反攻进入第二阶段,重点夺取中小城市,控制广大农村。
到9月底,共收复二十几座县城。至此,除兖州、济宁、嘉祥、巨野、郓城、菏泽、东明、聊城、博平等8座县城尚被日、伪军盘踞外,东起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至德石路,南与水东地区相接,75县纵横千里的广大地区已被抗日军民控制。
全区地方武装和主力兵团增加到10万多人。
8月12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以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中国人民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八年抗战中,冀鲁豫边区军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日、伪军共杀害冀鲁豫边区军民16.9万人,毁坏房屋28万多间,抢走牲口29.1万头、粮食89亿斤、财物折粮45亿斤。
不包括冀南,全区被敌人杀伤、拷打致残113万人,损失物资折合法币约45028亿元、折合小米约450亿斤以上。全区被敌人杀死、敌特暗害、敌人制造的灾害致病而死、流亡失踪、被抓壮丁长期未回者,共133万人。
同时,冀鲁豫边区军民牵制和消耗了日、伪军数万兵力,粉碎了其上百次“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军无数次进攻,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经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