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昆仑关战役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从南宁到宾阳必经昆仑关。昆仑关位于东北50公里的昆仑山上,是琶宾公路途中一个重要的隘口,亦是岂宁和宾阳两县的交界处。
昆仑关虎踞于曲折的柳州、宾阳至南宁的公路上。关口左右两侧,居高临下,地势高峻,巍巍崇山,密林遍布,绵延不绝,深谷万丈,坡陡崖险,无论往北往南,均为平坦地势。
东面2公里处有653高地,西面2公里处屹立445和441高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历代兵家必争战略要地。
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远至宋朝,狄青征南时此处便是著名战场。
昆仑关门洞并不高,宽不过两米,高不过三米,门洞内的题字碑只有一块清朝年间的字迹可辨,其余三块碑字迹几乎完全消失,成了平平的石板。
1939年底,那场著名的昆仑关战役就是在这里打响。
1939年11月,为了切断占外援物资80%以上的越南广西运输线,进一步窥视云南、贵州,直接威胁重庆,日军第5师团及驻台湾混成旅团在广西北部湾龙门港登陆,24日攻占南宁。
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
期间,日军于11月22日侵占八尺区蒲庙圩(今蒲庙镇),并设据点。
八尺区是旧行政区划建置,下辖蒲庙、那莲等乡镇,因邕江的支流八尺江而得名。
日军占领蒲庙后经常到各村抢劫烧杀:日军见猪就杀,见牛就拉,见人就开枪打死…日军看见妇女先奸后杀,看见男的就抓到高峰隘去当挑夫,看见屋子关着门,就踢门而入,抢光东西后烧房子。
中日双方围绕昆仑关展开殊死争夺,鏖战月余,双方都投入了自己的最强部队——日军投入了被称为“钢军”的第五师团,而国军方面也投入了当时中国唯一的全德式机械化部队第五军。
昆仑关之战战况惨烈异常,昆仑关数次易手,最终以我方惨胜而告终。
此役日军伤亡四千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被击毙,国军以伤亡一万五千余人的代价守住了昆仑关,也守住了中国内地与东南亚的交通线,史称“昆仑关大捷”。
日本在南京设立以西尾寿造大将任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
日军桂南战役的主力第5师团是日本陆军第一流精锐机械化部队,参加过南口、忻口、平型关、太原、上海、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屡次担任主攻任务,号称“钢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首诗是毛主席在延安写的,名为《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被毛主席称为“海鸥”将军的人,就是戴安澜。戴安澜原名戴衍动,号海鸥。1924年他参加国民革命军,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心中十分难过,为了表达自己誓死保卫中华的决心,遂改名为“安澜”。取挽巨澜于既倒之意。
1939年,戴安澜升任国民党军第200师少将师长,这一年他仅有35岁。
第200师对外号称是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
说是机械化师,其实他只是第5军的一个步兵师,第5军除军直属的战车团外,其他部队都不是机械化部队,因此也是徒有“快速部队”的虚名。
高峰隘是昆仑关的一个天然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①。攻破它就可直接威胁南宁,威胁昆仑关。
高峰隘当时是日军的纳见联队驻守。旧公路的路基,从悬崖下拐了几个360度的大弯,再上一个几乎有60度的坡,才爬上高峰隘关口。
据说,汽车上这个坡要准备好三角木,冲一段就垫住轮子,才能再往上走一段。从下往上看,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
1939年12月7日,蒋介石决定反攻,目标是“攻略昆仑关而后收复南宁”。
15日,白崇禧以桂林行营名义发出第一号反攻令:以北路军第5军主攻昆仑关。
反攻开始,在一个戏台下集合,白崇禧决定要100个人当敢死队正面冲锋。
副官把命令传达下去,没多久,士兵们就围到设在戏台下的副官席处报名,第一个报名的是一个排长,他后来成为敢死队的队长。
100人很快就报满了,由团部特务排排长充当队长。但后面还有很多人要报名。副官不耐烦地一挥手,说:不要了,都回去吧。
12月16日,第5军军长杜聿明召开团长以上军事会议,布置对昆仑关之攻坚战,制定了“关门打虎”的包围全歼战术。
命令以戴安澜第200师、郑洞国荣誉第1师正面主攻昆仑关;邱清泉新编第22师为右翼迂回部队,由小路绕过昆仑关,打击南宁方面日本援兵;彭璧生率第200师两个补充团侧击昆仑关之外,堵住其退路并阻击援军。
18日凌晨,战斗打响,中日两军最精锐部队在昆仑关碰撞了!
防守昆仑关的日军第5师团主力第21旅团的松本总三郎大队,以炮火和飞机对中国军队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第5军的重炮兵团以及各师炮营同时开火。炮火延伸后,戴安澜指挥第200师与荣誉第一师开始攻坚,至夜晚,荣一师攻占了昆仑关附近的几个高地;第200师攻占了653、600两个高地,并一举攻占昆仑关主阵地。
19日中午,日军再次出动飞机狂轰滥炸,第21旅团的第21联队,由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领,夺回昆仑关。
昆仑关得而复失。21日,蒋介石对昆仑关战役进展缓慢不满,给桂林行营及各参战部队下达命令:
“前方各部队与炮兵等,如有不积极努力进攻,或不能如限期达成任务者,应即以畏敌论罪,就地处置可也。”
在昆仑关主攻阵地上,调拨给第200师指挥的荣一师第三团团长郑庭笈,用望远镜发现九塘公路边大草地上有日军军官正集合开会,马上命令第一营以轻重机枪、迫击炮集中火力猛击。
炮弹击中目标,敌军官死伤惨重,乃至后来不得不空投军官来补充作战。日军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即是被炮火击中于24日身亡的。
12月23和24日,仅第5军正面进攻的两个师,伤亡就达2千余人,日本军伤亡也在千人以上。
昆仑关日军工事非常坚固,上两层下一层碉堡,构成交叉火力,中国军队攻击受阻。
战斗空前惨烈。戴安澜将军亲率两个团兵力,以大刀、铲刀和血肉之躯,一路斩草开路,割破日军设下满山遍野的铁丝网,向昆仑关最后一道大门——界首阵地发起猛攻。
界首高地位于昆仑关北,是日军最坚固的据点。戴安澜指挥郑庭笈团,于28日晚开始攻击界首高地,尽管敌机在头上扫射、轰炸,该团士气旺盛,不顾牺牲顽强进攻。
中国士兵组成敢死队,以手榴弹塞进日军据点的枪眼,不怕牺牲,终于在29日上午攻克界首高地。
郑庭笈团9个步兵连,其中7个连长伤亡,指挥官身边的司号长也中弹牺牲。
12月31日,中国反攻军队肃清了昆仑关全部残敌。打扫战场时,在中村正雄尸身上搜出了一个日记本,该旅团长在战死前写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