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131章血战塘马

第1131章血战塘马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林欣儿一夜都不曾合眼。罗、廖两位司令走后,她又根据罗、廖介绍的敌情加以分析,她觉得日军集中重兵,攻击十六旅的可能性最大。

塘马距日占区太近,敌人要搞袭击很容易得逞。

十六旅兵力分散,一时无法集中,这可是犯了兵家之大忌!罗忠毅还想呆在塘马,这是万分危险的!必须提醒罗忠毅。

于是她带着宗青往村东头的旅司令部走去。

见了罗忠毅,她提出了自己对敌情的看法。她对罗忠毅说:“罗司令,为了预防万一,你们在机关转移后,也要转移!”

“好的!”罗忠毅愉快地接受了林欣儿的忠告。

“林司令,你也快点回去吧!这里马上会变得不安全了。”罗忠毅说。

“你们打算让谁负责机关转移?”林欣儿问。她的意思是自己可以和十六旅的机关以及地方党政机关一同走。

“王直,我们的组织部长。还有民主政府的县长。”罗忠毅说。

“好,我去找他们。”林欣儿直截了当地说。

凌晨三点,整个塘马村都动了起来,人喊马嘶,一副临战前的状态。

机关人员早有准备,因此一旦动了起来,秩序良好,按照行军顺序,他们排着队形往东南方向走去。

林欣儿找到组织部长王直,问了一下情况,就与王直出发了。

她人往前走,心却放不下罗忠毅和廖海涛:他们会听她的话赶紧转移吗?

机关走了后,整个塘马村安静下来了。

罗忠毅因为机关走了,浑身一下子轻松起来。他想起林欣儿的话,旅部和四十八团也要转移!可是他心中的那个愿望一直在左右着他,使得他暂时忘记了林欣儿的嘱咐。

送走了机关,廖海涛回到司令部。廖海涛对罗思毅说:“司令,机关有林司令带着,一定能顺利转移出去,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只是,刚才我和林司令告别,她让我们也快速转移呐!”

“此话她专门与我讲过。”罗忠毅点着头说,“廖司令,我是这样想的,我们把老百姓也转移出去,部队再在原地待一天,然后再转移,怎么样?”

其实他们心里都有那个愿望。所以罗忠毅这么一说,廖海涛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文化大师余秋雨曾经说过: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罗忠毅和廖海涛这么一迟疑,历史的生命就定格在1941年的11月28日。

1941年11月28日,在江苏省溧阳县塘马村,新四军六师16旅旅部及四十八团等1000余人,遭到日伪军下乡扫荡3800多人的突然包围。

敌情来得并不是很突然,因为一天前侦察人员就了解了情况,16旅旅长罗忠毅和政委廖海涛己经掌握了敌人集结重兵的情报。

并且他们在前一天己经把旅直和地方党政机关转移了,现在正在疏散老百姓。

不过十六旅旅部和大多数指挥员都认为此次敌人的攻击目称并不是十六旅,而很有可能是国民党的郎广部队。所以他们耽搁了一天。

这就铸成了大错。

塘马村是一个在溧阳县西北丘陵地上仅有百来户村民的村庄,北距日军侵占的溧武路,南距国民党驻扎的军队都仅有一二十公里,处在敌顽夾击态势之下。

当时,新四军16旅旅部及苏皖区党政机关都在这里驻扎,16旅旅部,教导大队和48团四个连以及地分部队只有1000来人的兵力。

而突袭塘马村的日军15师团步骑炮兵3000余人,伪军800余人。从溧武路沿线各据点出发,分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向塘马村突然合击过来。

由于塘马距敌占区太近,所以敌人的突袭很成功。

11月28日早晨,48团5连小战士尹保生在离塘马村西1公里处、邵笪村西北面四五百米远的马狼山上警戒。

初冬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下来。一阵寒风刮来,本来厚重的浓雾顿时稀释得薄了。

突然,小尹发现离自己不远,有很多个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的人,仔细一看,他发现是日本兵。

小尹一边放枪一边朝邵笪村飞奔而去,他大声叫喊着:“鬼子来了,鬼子来了!”

驻在邵笪村的部队立即进入阻击阵地。

西南也响起了枪声,和东北、西北一样密集,敌人三面进攻。

旅长罗忠毅用望远镜向三面看去,都是火光冲天;敌人的步兵骑兵密密麻麻如同蚂蚁;远处尘土飞扬,坦克或装甲车蠢蠢欲动,情况万分危急。

“轰”一声巨响,火光一闪,热浪逼人,罗旅长身边的一棵小榉树“咔嚓”一声响,已被炮弹片削成两段。

四十八团团长王胜向罗忠毅报告,我们己被敌三面包围了。

罗忠毅和廖海涛商量了一下,觉得不能与敌人硬拼。

罗忠毅对政委廖海涛说:“廖司令,你带着四十八团和苏南党政机关人员往东南突围吧!”

廖海涛却坚持让自己留下来掩护。

王胜要留下来,但被罗忠毅拒绝了。

他们最后决定罗忠毅留下来,政委和王团长带领旅直部队和四十八团以及苏南党政机关转移。

廖海清命令王胜指挥部队主力和党政机关人员立即转移,他殿后。

天己经大亮了,塘马村的上空飘浮着一层硝烟,枪炮声此起彼伏。

罗旅长、廖政委目送远去的最后一批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人员时,敌人的枪声越来越近。

天空硝烟弥漫,大地剧烈颤抖。二人明白,塘马村守不住了,因为四周高地都已被日军占领,现在要及时撤离。

塘马的南面是平坦原野,无险可守。村东南三华里,有一高地王家庄,四周是坟地桑树,可以利用。

罗忠毅决定,部队转移至王家庄阻击来袭敌人,拖住敌人,为主力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罗旅长与二营长黄兰弟作了分工,罗旅长带警卫连三排、二营六连和团部特务连防守南面塘马河一线。黄兰弟营长带警卫连二、三排和二营四连防守北面新店一线。

而廖海清跟在四十八团后面作掩护。罗廖临分开时,二人紧紧地握手,互相道声:“保重!”

突然,侦察员向廖政委报告:东南方向出现了日军,部队四面受敌。

南面是国民党军防守的郎广地区,很显然,国民党是让出防区了。

廖政委立即催促部队快速突围。他与两个警卫员走在最后。

黄兰弟与罗旅长会合,他们气愤填膺,判断是驻扎在绸缪一线的国民党63师畏敌如虎,让出防区了。

这一下,打乱了他们原先的计划。

他们迅速调整作战部署,2人分兵阻击敌人1个小时,那时主力部队就可转移到安全地带,他们再突围。

日军对十六旅的袭击是作了充分准备的。他们实施四面包围,目的便是把新四军十六旅以及苏南地区党、政、军首脑机关一网打尽!

上午九时许,日军的四面包围己然形成,日军指挥官立即下令总攻。

上午九时一刻,日军的攻击像狂风暴雨般地卷来,日军的山炮、九二步兵炮、掷弹筒猛烈轰击新四军阵地,敌人轻重机枪、步枪在密集射击。

远处的土岗子响起了滚滚尘埃,日军骑兵飞驰前来参战。与此同时,16旅教导大队防守的阵地也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