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134章皖南事变

第1134章皖南事变 (第2/2页)

1941年10月25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致蒋介石、何应钦电:“原收容叛军官兵共计3362员名,续收914员名,除逃亡及病死外现有人数计第一大队1276名,第二大队1247名,军官队657名,军士队276名。”

据此计算,“原收容”和“续收”两者相加为4276名,再加上在李村、七峰岩等地被囚禁的叶挺军长及其他干部30多人,被俘总数约为4300余人。

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高级干部,除军长叶挺被长期辗转囚禁(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获释),赵凌波、赵希仲叛变后充当了国民党特务外(两人后来都被我军击毙),其余黄诚、李子芳、张正坤、冯达飞、林开凤、肖正冈、项永章等因为领导狱中斗争、不甘屈服而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徐金树则是在石底监狱越狱逃跑时,在同追捕的宪兵搏斗中牺牲。

为了屈服被俘人员的意志,国民党有组织地屠杀被俘官兵中的高级干部,后来将大部分被俘人员(也有部分未暴露的下级军官)强行编入国民党军第三战区各部队。

被编入国军部队后,不少官兵找机会逃出,重新找到新四军。

皖南事变是我军历史上一次重大损失,在突围时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名录如下:

项英,新四军副军长。

袁国平,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周子昆,新四军副参谋长。

朱镜我,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

杨志华,新四军政治部文书科长。

陈惠,新四军政治部青年科长。

雷耿,司令部军法处科长。

徐赞辉,第一纵队新一团参谋长。

林高峰,第二纵队政治部青年科长。

周桂生,第二纵队司令员。

杜剑秋,第二纵队新三团代参谋长。

胡荣,第三纵队政委。

还有一批高级干部,在上饶集中营被国民党杀害:

李子芳,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

项永章,第三纵队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

黄诚,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

肖正冈,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

王怀生,第一纵队老一团参谋长。

冯达飞,第二纵队副司令员。

张正坤,第三纵队司令员。

徐金树,第三纵队老五团团长。

林开凤,第三纵队老五团政委。

皖南事变中唯一突围成功的将领,救出2000余名战士,建国后授上将。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想必很多人都记得这首诗。

这首诗发表于1941年,诗中所述当事人为新四军第一任军长叶挺,他在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囚禁,之后一直被关押在狱中。

1941年,顾祝同指挥国民党部队包围了在安徽南部抗日的新四军,经过激烈战斗,因为敌众我寡的原因,新四军损失惨重,军长叶挺被俘,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壮烈牺牲。

只有一人率领2000余名战士逃出重围,为革命保留了火种,此人就是傅秋涛。

傅秋涛出生于1907年,湖南平江人,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

因为家里比较贫穷,傅秋涛自小就很懂事,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还早早就去打工挣钱来补贴家里的开支。

幼年时的傅秋涛一直都对命运十分不满,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地主就可以随意剥削底层农民,而那些真正勤劳肯干的人却怎么都摆脱不了贫困的生活。

这些不满在他心中埋下幼小的树苗,当革命浪潮来袭时,这些树苗长成了苍天大树,促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年仅18岁的傅秋涛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加入雇农工会,不久后在工会骨干的带领和指引下,傅秋涛带着三百多位农民一起投身了“平江扑城”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傅秋涛充分展现出了自己对革命的热情,也因此获得了入党的许可,并在1929年正式入党。

加入红军后,傅秋涛领导了湘鄂赣苏区的反“围剿”战斗,红军开始长征后,傅秋涛被命令留在了苏区。

因为战斗形势和天气环境、通讯手段不发达等缘故,傅秋涛一度和上级失联,但是傅秋涛并没有彷徨无措,而是一边扩张队伍一边继续试图联络大部队,他也在此期间保留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经两党研究决定,以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为基础,改编成新四军,傅秋涛被任命为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兼第1团团长,他也率领部队奔赴安徽地区参加抗日活动。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此时的傅秋涛已经升为第一纵队的司令员。

1月6日,新四军因为国民党突如其来的袭击,在军事行动上做了调整,傅秋涛的第一纵队得到往求岭方向行动的任务。

刚开始他们行军还算正常,傅秋涛便在举山停了下来,打算等其他部队到达再做打算,谁知上级却突然命令他们回撤。

虽然这个命令出人意料,但傅秋涛还是带着部队回撤,然而就在回撤途中,傅秋涛部遭遇大批国民党部队袭击,他们对傅秋涛发起包围之势。

紧接着傅秋涛又迎来了两个噩耗:首先部队电台损毁,他们与大部队无法联络;其次是纵队的副司令竟然临阵投敌,给部队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傅秋涛只能自行组织突围,然而在突围的过程中,傅秋涛还是零零散散失去了二百来号兄弟,傅秋涛只能将部队分散,命各个小队自行突围。

因为善于伪装,傅秋涛后来顺利逃了出去,而且一些老百姓还自发为他打掩护,傅秋涛这才平安来到苏南抗日游击区,并带出了一批新四军战士,再次为革命保留了有生力量。

同时,傅秋涛部也是皖南事变中唯一突围成功的新四军部队。

新中国成立后,傅秋涛担任了人民武装部部长等职务,并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

晚年的傅秋涛担任了总参谋部顾问等职务,于1981年因病去世,终年74岁。

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反共事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