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150章顺河集阻击战

第1150章顺河集阻击战 (第2/2页)

上岸的鬼子有的伏地还击,有的后退,坝窄人多,鬼子中弹的中弹,落水的落水,经过几分钟激战,爬上西岸的鬼子全部被击毙。

日寇天井还是不死心,又转而正面进攻,火力比前几次猛得多,掷弹筒、小钢炮都猛烈开火,50多个鬼子以密集队形冲上来。

张连长举起驳壳枪打倒几个鬼子后,被日军小队长带着的2个鬼子兵打中了右胸,随后又被侧面跳过来一个鬼子刺中。

卫生员小刘冲过去抢救张连长,也受了伤,唐排长冲上去救小刘,二排长毛信存击毙一个鬼子军官再去救张连长,但张连长伤重还是牺牲了。

通讯员李爱民想把连长背回去,结果3个鬼子围了过来,一个姓朱的战士赶来,开枪击毙一个鬼子,李爱民趁机跃起刺死一个鬼子,最后一个鬼子吓得掉头就跑。

副营长和指导员看到“小鬼”李爱民这么勇敢,当时就在战场上宣布他火线入党。

紧急时刻,阵地后方炮班的十几名战士上来支援了。他们操作的是自制的八二炮,因为离敌人太近,无法发挥作用,便留下2人看守炮,其余人就拿起步枪赶来参加战斗。

炮班大个子战士王开全力大过人,他左突右刺,撂倒好几个敌人,刺刀都捅弯了,只好不断换枪支。

鬼子盯上他,打冷枪击中了他的头部。二排长毛信存急步上前抢救大个子,摔倒一个大个的鬼子兵,不料,却被鬼子小队长一刀劈在肩膀上。

炮班班长陈彬赶来支援毛排长,他抡起枪托砸烂了鬼子小队长的脑壳,招呼另一个战士赶紧把昏迷了的毛排长背回战壕。

厮杀一阵后,二排和炮班减员较大。李昌义副营长负重伤也被抬了下去。

这时,三排增援上来了,喊杀声震耳欲聋,顿时堤顶上、堤坡上到处响彻刺刀的碰击声、人的呐喊声和敌人的嚎叫声。

敌人再次招架不住,后退了。

几番血战,四连伤亡很大,排以上干部只剩唐国平一人,他把全连能战斗的40多人编成4个班,准备继续战斗。

龟缩在十堡村的敌人又开始火力突击了,轻重机枪声越来越紧。我军阵地上指战员们的弹药已不多了,静静地等敌人靠近。

此时,我阵地后面响起冲锋号,张团长、江胜武连长带二营六连上来支援了,不仅巩固了阵地,担架队、救护队也跟随来了。

傍晚时分,胡乾秀参谋长带团部参谋人员从马庄来到赵集桥口,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兵力分布情况,发现一群鬼子、伪军簇拥着一个骑高头大马的鬼子军官出了九堡村。

胡参谋长断定,这家伙肯定是最高指挥官天井少佐,便翻身下马,从警卫员手中取过一支三八大盖步枪,利用柳树林作隐蔽,悄悄地接近至200多米时瞄准射击,日军军官应声栽下马去。

敌人失去了指挥,乱作一团。我六连和四连趁机发起反击。六连的9挺机枪密集扫射,战士们杀声震天地冲杀过去,敌人终于动摇了,丢下几十具尸体仓惶往淮阴方向溃退。

顺河集阻击战至此胜利结束。

由于此战的战斗是抗击以十堡村为依托的日伪军进攻,当地亦称此战为“十堡战斗”。

经过一天的激战,我五十二团打垮敌人14次冲锋,共击毙日寇72人、伪军200余人,俘敌10余人。

五十二团三营八连指导员岳行、二排长赵有土、三排长杜金飞和二营四连长张云龙、二排长毛信存、三排长贵兴瑞等26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后重伤员中又有9人牺牲)。

在阻击战中,还有一个少见的现象——日军利用训练有素的军马,在无人驾驭的情况下,自行在阵地前后跑来跑去运送弹药箱。

被我四连长张云龙发现后,立即叫神枪手一班长周阿福将这匹马干掉,才切断了敌人源源不断的弹药运输。

战后,顺河地方政府和群众安葬了烈士。新四军代军长张云逸在追悼大会上向死难烈士致哀,并高度评价了这次战斗。

他说:“顺河集这场血战,把日寇8路进攻淮南、‘扫荡’军部的部署粉碎了!”

顺河集阻击战结束后,五十二团30多位伤员被乡亲们隐蔽在洪泽湖的渔船上养伤。这些伤员归队后,团里给他们该记功的记功,火线入党的正式办理入党手续,还给他们胸前挂着大红花,骑马绕场走上几圈。

1954年,为了纪念新四军第一师第五十二团在顺河集阻击日伪军而牺牲的26位烈士,在洪泽县西顺河镇北边(当年的战场附近)建造了二十六烈士陵园。

1977年进行了扩建,陵园内建有二十六烈士合葬墓、纪念塔、纪念牌坊、纪念亭、和纪念碑等,并栽植了26棵雪松,象征二十六烈士。

2016年陵园完成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增了“二十六烈士陈列馆”“洪泽烈士纪念馆”,新设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鼎”,新建了门楼、门前停车场等,在烈士墓两侧新植26棵松柏。陵园现占地33000余平方米。

在二十六烈士陵园里树立的纪念塔上,塔身上镌刻着“新四军一师五十二团二十六烈士纪念塔”。

在烈士陵园里,以合葬墓安葬了26名烈士。

在顺河集阻击战中除了26名战斗中牺牲了的烈士,还有9名伤员未能救治过来而牺牲。

西顺河镇人民政府镌刻的这35名烈士名单为:岳行、赵有土、杜金飞、张云龙、毛信存、贵兴瑞、夏火金、严尚金、虞阿品、高康、秦在贵、周阿富、马洪忠、韩寿桃、张召良、周立德、陈泛良、朱培生、傅长法、王叔斌、黄步金、郭宝海、汤小宝、仇学明、王志云、陈其云、陈金根、王志国、朱林、王有芝、宋真南、刘长春、王凤祥、李开全、徐良。

西顺河镇党委、镇政府开展了为这35名烈士“寻亲”的工作,已找到11名烈士的故土。

寻得在顺河集阻击战中牺牲的第五十二团第二营第四连连长张云龙的简历如下:

张云龙(张越龙,1917—1945),出生于月浦镇。1939年在上海统益袜厂做工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响应党的号召到苏南新四军根据地投身抗日斗争。

1942年春,在江阴突围时被日军逮捕入狱。

1943年,从侵华日军芜湖“苦工营”暴动越狱成功后到苏北新四军第一师第五十二团,任四连连长。

1945年2月17日,为保卫新四军军部,在江苏洪泽县顺河集镇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1950年9月16日,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给张云龙烈士家属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革命军人家属证明书》。

新四军第五十二团团长张宜友则是老红军,他是安徽金寨县人,曾任第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保卫队长,参加了长征,调到新四军后,曾任新四军军部通信连连长、苏北指挥部第五团作战参谋、团参谋长、第一师教导团团长、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

2018年清明节前夕,在二十六烈士陵园里新增了一座高4.5米的青铜塑像,3位英雄的形象——举起大刀的连长张云龙居中,端着上刺刀步枪的排长唐国平、小战士韩寿桃分居左、右,形成当年与鬼子白刃格斗时3人组成的三角队形,表现出新四军指战员在顺河集阻击战斗中刺刀见血的英勇气概。

塑像底座上的题字是“烈忾英魂”。陆军第83集团军71897部队特别派出代表,来二十六烈士陵园参加了塑像揭幕仪式和清明节祭扫活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