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常德会战 (第2/2页)
乃电令所属第79军及第66军将主力开往暖水街、王家畈设置防御主阵地。
两军分别以一部迟滞抵抗,在4日顺序退入主阵地。意图以暖水街为中心,阻止日军攻势,以待战区重兵来援。
11月3日,沿江全线转入激战,自右而左,第73军于澧县,第44军于东港,第79军于街河市都发现日军主力部队。
日军规模之大,远出战区预料。
孙连仲①司令长官在研判湘西方面军情后,认为敌主力似乎已经表明指向常德。
乃于4日晚间电令自第九战区开来的第74军开往桃源,作为第10集团军之后卫,同时该军已在常德附近构筑工事的第57师立即进入常德占领阵地。
但是孙长官对日军主攻方向仍无信心,鄂西会战前期,日军也在这个地区大举肆虐,意图造成以此地为主攻地区的假象,最后还是指向石牌。
孙长官是陪都大门的巩卫军,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仍然电令江防军吴奇伟总司令固守阵地,慎防来敌。
对于战区预备队第26集团军与第33集团军,孙长官迟迟不愿过早调往湘西,仍训令两集团军待命策应江防军作战。
1943年11月4日,第一线兵团各部均开始依战区命令转移主力至主阵地,此时战局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据日军战史记载,第13师团作战参谋樱井中佐被国军击毙,这个参谋随身携带有这次攻势之重要命令,以及该师团战后将调往马里亚纳群岛的相关资料。
第13师团司令部像炸锅似的一团大乱,侦骑四出,务要将尸体文件抢回。虽然日军战史称该批文件“无损收回”,但国军显然已经从中得到重要情报。
7日,第一线兵团两个集团军已在王家厂,暖水街,红庙一线形成一整然防线,以第74军为主的第二线兵团则仍在运动中,抢占后方桃源等要点。
日军渡江集结完毕后,以第3、13、39、68师团主力及协攻之第40、58师团部分部队(联队级支队)向国军展开全线进攻,战局立变。
7日上午正当第一线之第79军暂6师已因伤亡惨重而撤退,王敬久总司令电令前线各部奋勇逆袭,恢复阵地,均未奏功。
战况危急。暂6师在街河市与敌激战四日后,退入第10集团军主阵地的中枢——暖水街。
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将军在奉命出击之后,妥为谋划。
王总司令深知所部处于守势状态的两个军,在兵力与机动力皆不如日军的状况下,无从攻击取胜。
但江防军方面援军不能轻出,右翼第29集团军正遭严重打击,后援的王耀武集团仍未赶到,第10集团军势必得靠一己之力取胜。
第10集团军虽然兵力居于绝对劣势,王总司令只有不足五个师可与日军近三个师团对打,大胆采用攻势防御战术,以暖水街、王家畈阵地为核心,将日军吸引诱集于此一三角地带,而集团军的主力则不拘型态,采活泼步调,内线作战,或冲突或合围,拘束日军,并相机逆袭包围。
王敬久总司令以第79军暂6师为暖水街防卫部队,担任吸引日军猬集的“磁铁”,其余四个师则且战且退,将日军诱入暖水街阵地周围。
第79军的第98师与第194师努力抗击当面之敌,第199师则于暖水街侧翼机动邀击日军。
此时暖水街主阵地反因阵线犬牙交错而孤悬敌后,侧翼曝露,王敬久总司令乃电令暂6师赵季平师长突围。
暖水街阵地虽然坚持半周,依然力持不垮。赵师长奉到命令后,才率暂6师含泪突围。
不过因王总司令部署有方,第79军王甲本军长仍大胆运动第98师与第199师,突进侧击,而第66军也固守防线,适时配合转移攻势,日军或进或退,皆遭节节阻击。
所以即使暖水街弃守,日军仍然无法突破第10集团军的防御地境。只能一直绕着暖水街打转绕圈圈。
12日,日军在缠斗逾一周之后,仍猬集于第10集团军当面。
横山勇见王家厂、暖水街一线胶持日久,无法飞渡,而江防军方面的援军以渔洋关为依托,正稳步推进,再不想办法突破僵局,就会在江畔被国军夹攻。
而且此时进攻部队伤亡甚重,已达三千余人,长久僵持,有弊无利。
于是决心考变主攻方向,将主力调往新安、石门一线,将冲力摆在第29集团军正面,暖水街方面只留第39师团两个多联队原地构筑工事,迟滞国军。
日军这个转向,果然突破了国军的第一线兵团防线。
正当第10集团军全线激战,殊死搏斗之际,第29集团军却正踏入杀阵。
在第3师团渡江全力进犯后,第116师团亦以一部水面机动,在滨湖区点点突破。第44军多面受敌,当面已无阵线可言。
第29集团军在日军调转主攻方向后转入守势,但因部队原先已与日军纠缠交错,所以在日军骤然加强兵力后的进攻下立遭突破。
孙长官赶紧电令第29集团军暂时放弃滨湖区,撤守石门至澧县间之澧水防线。
王缵绪总司令部署集团军向澧水方面转进集结,以第44军驻守澧县及各渡口,第73军主力据守石门。
1943年11月13日,王缵绪总司令以第44军久战疲乏,乃扩张解释孙长官先前相机撤退的命令,率领其嫡系第44军部撤过澧水。但是非其嫡系的第73军仍坚守石门与敌酣战,局势危急。
汪之斌军长匆匆率部撤到石门后,大吃一惊。这个湘西防务的中枢,居然没有象样的防御工事,军委会电令中的“国防工事”,只是一条20公里多的散兵壕。
而此时第44军逃过澧水,更使石门侧翼依托尽失,成为无险可守的绝境。
汪之斌军长只好抢挖野战工事,背对澧水急忙布防,作无望之斗。
以暂5师坚守石门,第77师与第15师则在外围展开,阻击野战。
日军以两个完整师团集中于石门一隅上,第73军抵挡不住,被日军打得千疮百孔。
14日,日军对石门发动总攻,除正面强攻外,并以一部经原第44军原防线越过澧水,抄绝第73军退路,石门右翼被突破,战况危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都是因英、美等西方列强的帮助。这话是典型的狭隘论。当年中国靠自己苦苦支撑了5年。假如不是我们中国战区拖住了128万的日军,令其无法随意抽身,美国在西太平洋战事结果到底会如何?
最起码,历史的结局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一定要为此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而这一笔账是不容被一笔勾销,历史会公平地记录下中国在这一伟大时刻的表现和贡献。
珍珠港事变之后,全球的中国战区正式建立。但是,由于美、英列强全球战略重欧轻亚,所以,我国不仅所得国际支援极为有限,反而负担却增加了很多。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视这一时期,为对日抗战以来最为艰苦、最为迷茫、最为黑暗的日子。
1942年9月,“五号作战计划”经日本裕仁批准实施。
10月上旬,日军在太平洋的战事开始逆转,大本营发现他们已经无力支持如此庞大的一个攻击计划。
12月,日军在开战以来,第一次所谓的最伟大的“百万远征”的扩张计划,就这么被迫终止了。所以,到最后这个“五号作战”就好像是泡泡一样,还没吹就破了。
1943年11月2日,驻扎武汉的日军第11军总司令变成了横山。他带着澄田的藤兵团、赤鹿的镜兵团、山本的幸兵团、岩永的京兵团、佐久间的桧兵团以及直属部队,总计6万余众,从洞庭湖西北方,长江南岸的华容与弥陀市之间,向常德地区挺进。
常德,隶属第6战区陈诚司令长官的防区,当时常德附近驻军有冯治安的2个军,还有王瓒绪、周岩和王敬久的各辖2个军以及江防吴奇伟所属的3个军和一些直属部队,总共集结14个军的兵力。而且,常德之战由当年台儿庄一役的孙连仲代司令长官指挥作战。
11月14日,日军在汉奸的带路之下,很快就突破了王瓒绪和王敬久2个集团军的防线,并且越过暖水河,大举南下。
11月16日,日军伞兵空降桃源地区,日军吉永的京兵团同时攻克丰县,直逼常德。此时,驻守常德的74军第57师师长余程万,率领一个师的人马与敌人2个师团进行血战,依然坚守城池达11天,幸好友军前来掩护才得以撤离,一个师只剩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