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178章常德会战

第1178章常德会战 (第2/2页)

时常德已经撤守,成为空城,新11师毫发无伤于12月7日列队开进常德。

在常德的断垣残梁中,奇迹似地走出三百余名第57师官兵。望着青天白日旗再度招展于中央银行大楼,不禁痛哭失声。

常德尚有三百余官兵存活一事,使余程万师长马上被蒋委员长手令拘押。

蒋并扬言要枪决余程万。军委会原本预期收复常德时会有一场恶战,不料日军只留了一个中队死守。欧震将军以新11师为前锋,直取常德,才发现日军已然退走。

日军发动常德会战时,原预定“作战目的一经完成即恢复原态势”,但由于驻华美国空军于同年11月25日轰炸了台湾新竹,加以太平洋战场日军舰船损失严重,日本大本营与“中国派遣军”研究了打通大陆交通线、联络印度支那铁路,“以确保南方交通”和“摧毁美国驻华空军基地”的作战问题。

畑俊六认为“有必要确保常德”,遂在攻占常德当天电告第11军:“从常德返还时机暂时待命”,并派参谋传达了军的意图。

第11军“由于兵力所限及其他原因,对确保常德缺乏信心,不希望确保常德”。

派遣军于6日同意了第11军的意见,“命令在适当时机开始从常德返还”。

第11军遂于7日令各部队“迅速在沅江以北整顿态势,准备返还”。

9日下达于11日返还命令,要求12日到达石门、合口、澧县附近澧水南岸一线。

那么,在常德会战中,除了第57师,作为主力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的74军另两师又表现如何呢?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会战。

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为平地。

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七十四军五十七师,57师固守常德18天,全师仅余数百人。

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常德城,常德血战一时被广为传颂。

1943年12月9日,军事委员会即令第六战区及第九战区:“常德之敌已动摇退却,仰捕捉好机截击猛追,以收歼敌之效”,规定“两战区之追击目标,为长江沿岸之线”。

但各部队行动迟缓不力,致日军在未受大的追击情况下到达澧水之线。

13日,日军派遣军又指示第11军停止撤退,准备再次攻占常德,并确保该地。

第11军致电派遣军,要求“取消这次作战,待明春再进行进攻常德的作战”。

又由于中国军队正向其采取合围行动,所以还报告派遣军:“目前态势不宜长期保持,望火速下达指示。”

派遣军研究后虽然同意了放弃常德,但不同意恢复原态势,要第11军“停留在澧水附近山区”。

第11军于14日再次致电派遣军,建议尽快恢复原态势,并提出“如果长期停留在目前的战线上,将不利于保持今后作战的机动兵力”。

派遣军总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于16日至11军指挥所了解情况,看到部队已“减员一万”,“战力已显著下降,急需整顿”,且要守住澧水之线“至少需要3个师团”,而当前兵力也严重不足,因而决定收回成命。

派遣军于18日下令:“第11军自今日起,选择适当时机,从澧水附近现在战线撤离,恢复原态势。”

第六战区各部队13日接到追击命令后,发现日军停止于澧水之线不再撤退,转为守势,于是向日军发起进攻,但在日军抗击和反击下无大进展,双方暂时形成对峙。

日军第11军接到派遣军恢复原态势的命令后,下达命令(包括对在渔洋河以东仁和坪、暖水街一带的第39师团、古贺支队及宫胁支队等部队):

“军于19日夜开始行动,准备向松滋河右岸地区转进。”

日军于22日分别到达松滋河右岸地区,在第13师团掩护下,于23、24日先后渡过长江,分别返回原驻地。

第六战区及第九战区部队紧随日军之后实施跟踪追击,仅与日军后卫掩护部队发生小的战斗,至1943年12月25日,全部收复了失去的阵地,恢复了会战前的态势。

常德会战至此结束。

常德会战期间,日军第3飞行师团以第44、第25、第90和第16战队参战。

中国方面使用了第2、第4、第11大队以及中美混合团参战,美军第14航空队亦参加了战斗,总计使用飞机约200架,共出动216批,使用战斗机1467架次、轰炸机280架次,重点是打击常德、石首、藕池口、华容等地的日军地面部队。

11月25日在常德阵亡的日军第6联队联队长中畑护一就是由中国空军2架P40战斗机击毙的。

据统计,在空战中共击落日机25架,击伤19架,炸毁地面飞机12架。

此战中国军队伤亡5万余人,第150师师长许国璋,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预备第10师师长孙明谨等将军于此役中殉国,第五十七师“虎贲”之师几近全军覆没。

据《中国抗日战争史》,此战,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1943年上半年,国民革命军第10军参加完第三次长沙会战后,移驻衡山整训。第10军军长为方先觉,下辖预备第10师(师长孙明瑾)、第3师(师长周庆祥)、第190师(师长朱岳)和军直属部队,全军不到2万人,由薛岳直接指挥。

同年11月下旬,第九战区长总指挥薛岳打来电话,要求第10军赶往常德救援,参加常德保卫战。接到命令后,方先觉下令各部立刻出发,行军序列为第3师、预备第10师、军直属部和第190师。

衡山距离常德三百多公里,按照当时的路程计算,无法按时赶到常德。但是军情紧急,方先觉军长于是取道湘潭、宁乡、益阳、沧水铺向常德疾进,军部则由马迹塘渡过资水,经黄土店进抵兴隆街。经过4天的急行军,全军抵达常德外围。全军疲劳已极。

12月2日晚,也即是刚刚抵达常德外围的当天晚上,军部侦察兵来报:日军第3师团和第68师团向常德发起进攻,一路由津市、临澧,一路由安乡方面,其主力在安乡方面,先头部队已经进到了厂窖附近。

军长方先觉得到情报后,认为日军有从牛鼻滩渡过沅水,先于第10军抢占德山高地的企图,于是决定先于日军抢占德山,策应坚守常德的余程万部。方先觉当即以第3师为右路纵队,向德山前进,目标是占领德山;以预备第10师为左路纵队,向南站、德山一线前进;第190师为军预备队,集结于牛路汰以北地区,军部仍然驻守在兴隆街指挥。

战斗任务下达后,预备第10师于3日拂晓前向德山方向疾进,师长孙明瑾以第28团为先头部队;第29团为左翼,师部和师直属部队跟随在第28团之后;第30团则在左侧后跟进。

当时师部和师直属部队所选的路线有一段是小丛林地带,道路狭窄,搜索和瞭望都相当困难。当日上午8点钟左右,师部行至山坳处时,突然遭遇了大批日军的伏击,师部官兵死伤惨重。紧跟在后的直属部队在狭窄山道里无法展开,各自脱离阵地游击日军。

在战斗中,师长孙明瑾被日军用机枪扫倒阵亡,参谋长何竹本负重伤后被俘,参谋处长陈飞龙阵亡,其余幕僚人员也多死伤。副师长李拔夫走在最后,因此仅有他没被日军伏击,得以幸免。

在师部被伏击的同时,第28团也在放羊坪附近与日军遭遇,激战两个多小时后,团长葛光才负重伤,全团伤亡三分之一。第29团也尚未展开就遭到日军侧击,又遭到日军大股兵力冲击,全团被冲散。第30团在师部的左侧,在师长阵亡之后,为避免被日军包围全歼,不得已向后撤退。

在第3师方面,第3师为军先头部队,在预备第10师的右翼。第3师先于预备第10师一天抵达三堂。12月3日,由三堂街出发向德山前进,按照当时的估计是可以抢占德山的。但是日军已经提前一天进占了德山,另外又有一支部队向南站方向窜犯。

第3师于是在午后展开,攻夺德山。进过激战,突破了日军阵地,占领了德山一处高地,但伤亡甚众。此时预备第10师已经被日军阻挡在放羊坪、斗山一带,师部和直属部队又遭到了日军围攻,情况相当危急。

军长方先觉得到前方战报后,急忙命令预备队第190师赶去救援,第190师师长朱岳于是立刻率领全师出发,但是当来到牛路汰后。总指挥薛岳突然打来电话,要求朱岳率领第190师去协助友军新编第54师作战,朱岳于是便没有执行方先觉的命令前去解救预备第10师,也没有去增援第3师继续扩大战果。

朱岳的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预备第10师差点全军覆没,第3师无法继续前进拯救常德的57师余程万部,导致余程万部遭受日军毒气弹攻击,被迫放弃了城垣。这一连锁反应是致命的,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余程万得不到增援,于是率领少数人马乘坐一小木船从下卡方向撤出常德。第3师师长周庆祥目睹此情况,认为有被日军包围全歼的危险,于是率领师部冲出德山日军包围圈,乘船向太子庙方向退去。第3师各团残部七零八落,群龙无首,被迫退守一线。

第二天凌晨,一夜未眠的方先觉终于赶到牛路汰,将按兵不动的朱岳臭骂一顿,随即亲自率领第190师赶去德山,收拢第3师残部,准备再次攻打德山。激战到7日,德山被重新夺回,日军撤出常德,常德再次失而复得。

10日上午,方先觉率部来到桃花江,当时认为预备第10师已经全军覆没。方先觉对此非常恼怒,对按兵不动的190师师长朱岳恨之入骨,大骂要将朱岳枪毙。第二天上午,预备第10师第29团团长张越群、第30团团长李长和率领预备第10师残部2000多人返回桃花江,预备第10师这才恢复建制,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常德会战之后,薛岳认为第10军作战不力,导致预备第10师差点全军覆没,且不听指挥(方先觉因为薛岳调走第190师,导致全盘计划功亏一篑,因此在电话里与薛岳争吵过),未能完成策应守城部队的任务,于是将方先觉撤职查办,以钟彬接任第10军军长。

处分下达后,第10军全体官兵愤愤不平,认为薛岳打击报复,让方先觉顶了黑锅。李玉堂听说此事后,将第10军支援常德会战的实际情况报告给了顾祝同,请求为方先觉说情。在多方请求下,又正好日军准备发动第4次长沙会战,因此方先觉又官复原职,调往衡阳参加衡阳保卫战。

第10军支援常德保卫战,方先觉到底有没有过错?其实从预备第10师副师长李拔夫的记载来看,方先觉做出的战略是没错的,第10军以疲惫之师增援常德第3师当时已经攻占了德山,再有部队增援将会打入常德城中,常德会战的结果将会改写。

但是最关键的援兵第190师被紧急调走,在牛路汰按兵不动,浪费了最佳时机。至于预备第10师被日军伏击,这完全是因为预备第10师的行动被日军侦察机发现,师长孙明瑾并未对此重视,在部队穿过山区时又没能加大搜索警戒力度,因此才导致了全师被伏击。

由此可见,第10军增援常德保卫战的失败,主要原因为:一是总指挥薛岳在关键时刻的瞎指挥;二是预备第10师师长孙明瑾轻敌误入日军伏击;三是第3师师长周庆祥判断失误提前退出阵地,导致方先觉赶到时已经难以再攻下德山阵地。

因此,这次失败将全部罪责压在方先觉头上,的确是有失公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