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东山郡太守 (第2/2页)
田疆赞许道:“看来沈大人心里已经有了安排,不如你去一趟周鹏程的家乡,查看一下他和周康的关系,顺便摸排一下当地的太守。”
沈千迟疑道:“田老大人,莫非您觉得当地太守有问题?”
“老夫也是今早得到的消息,回到海州地界,周鹏程带领商队进入到东山郡休息了两天,而东山郡正是他的假象,他曾经在当地为官多年,差点成为当地太守。”
周鹏程由于为官兢兢业业,并且善待百姓,在当地有很高的声誉。
与此同时,东山郡又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地方。
此地不仅是海州知名的产粮大郡,同时还是扼守着都城云城的咽喉要塞。
换句话说,一旦有外敌杀进海州,东山郡将成为守护云城的最后一道防线。
周鹏程担任郡丞期间广施仁政,大力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是因此,此地每年能够向南海王府输送大量粮草。
并且在周鹏程的带领下,当地重新修建了关卡和隘口。
不少人认为,周鹏程一定会成为东山郡的下一个太守。
只是谁都没有料到,由于周鹏程表现的太过优秀,刘昆仑直接将他调到王府,担任王府属官。
又对他唯一重任,负责对外贸易的商队。
周鹏程在东山郡为官多年,那又是他的家乡。
临时停留在东山郡两天并不足为奇,偏偏离开东山郡不久,周鹏程连同他的相对悉数遇难。
他在东山郡停留的两天,变得格外引人注意。
沈千插话道:“田老大人是认为,在他休整了两天当中,有人发现商队运送的是黄金,见财起意布下了杀局?”
“也许如此,也许还有另外的隐情,总之,这个东山郡很有意思。”
田疆语气高深道。
感觉到田疆话中有话,沈千旁敲侧击的问道:“您所说的有意思,莫非指的是东山郡的现任太守?”
“呵呵呵。”
田疆淡淡一笑道:“沈大人是朝廷命官,并非是南海王府的人,对于此地不甚了解也在情理当中。”
“不如由三公子向你介绍一下,东山郡的太守是个什么人。”
闻言,沈千将目光放在了刘庸身上。
刘庸苦笑道:“君子本不该说人长短,不过田老大人既然说起的那个人,我就跟沈兄你说说,东山郡现任太守谢辉的一些履历。”
包括海州在内,南海王府下辖的三州官员任命,皆是出自于刘昆仑一人之口。
想要成为南海王府下辖的官员,不需经过科考。
只要经过当地德高望重之人的推荐,就能够当官。
“这不就是举孝廉吗?”
沈千暗暗苦笑,大夏王朝的官制真是一锅大杂烩。
表面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而在这其中,还存在着早期的举孝廉。
谢辉出身贫寒,是当地出了名的大孝子,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双亲吃上一口饱饭。
成年以后,谢辉在当地名士的推举下成为了一名小官。
经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最终当上了县令。
由于谢辉能力突出,加上又投靠了南海王府的大公子刘文,在种种因素的促使下,完成了三级跳,从一名县令当上了东山郡的太守。
说着说着,刘庸发出无奈的叹息声。
“也不知是谢辉本性如此,还是受到外物影响,成为太守后,他在当地横征暴敛,将赋税从每年的额定四成提升到了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