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禁牛令 (第2/2页)
拍了拍自己那圆滚滚的肚子,胖脸上写满了满足之色。
而反观李世民同样一副神清气爽之态,面上的陶醉神情似是还在回味先前那红烧肉的美妙滋味般。
“父皇,我这道红烧肉滋味可还行?”
李泰笑呵呵的说着,手中捧着杯香茗上前。
接过茶盏,李世民方才意识到刚刚自己好像在儿子面前失态了。
但作为太宗皇帝,九五至尊,虽向来勤政爱民,提出了广为后世称赞的禁牛令,但若论海河湖鲜,八方美食,他吃过的自是不知凡几。
可唯独这红烧肉的美妙滋味,竟让他意犹未尽。
只是,不管是处于皇帝的威严,还是当老爹的面子在,李世民自不会在李泰面前,表露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尚可吧!”
李世民拿起方巾擦了擦嘴,昧着良心轻飘飘来了一句。
“魏王殿下,孔子曰君子远庖厨,你堂堂魏王行这等粗鄙之事不好吧?”
褚遂良也挺着大肚子,但嘴上却不饶人,依旧言辞犀利,道。
但人却早撑得直不起腰来。
而李世民在旁也是点了点头,在他看来李泰虽有手段将猪肉这粗鄙食材烹饪的如此色,香,味俱全,属实让人惊叹。
但也仅此而已。
正如先前褚遂良所言,君子远庖厨,这是华夏上千年形成的故友观念,成大事者又岂能做这等粗鄙之事呢?交给下人,妇人做不就好了。
“褚馆主此言差矣,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你别小看这一盘小小的红烧肉,在其背后也是蕴藏着治国治民之大道!”
李泰这番话虽说的轻描淡写,但落入李世民,褚遂良二人耳中却无异于惊雷炸响,令人振聋发聩。
若换做往常,听到李泰还这么说,那李世民和褚遂良二人纯粹就当他在胡扯了。
只是做了道红烧肉而已,还能扯上治国之道?这不是胡言乱语是什么!
但经过昨日,亲耳所闻李泰改革科举制,创造魏王纸一事后,这让李世民和褚遂良对他所言也不敢小觑。
“青雀啊,这红烧肉还能和治国治民相关?”
李世民不免好奇追问,道。
而一旁褚遂良也是挺直了腰杆,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父皇自颁布禁牛令用意虽好,但却治标不治本。”
“寒门百姓,这禁牛令无论颁布与否,牛肉依旧是他们食用不起的高档食材。”
“达官显贵,豪族门阀禁牛令非但不能起到作用,反倒因物以稀为贵,加重其食牛之风愈发盛行。”
“而这些牛肉绝大多数都是宰至健壮耕牛。”
“贞观初年大唐旱灾,蝗灾已是双掌之数,粮食连年减产,耕牛何其珍贵?”
“每当一头耕牛被搬上权贵的餐桌,我大唐疆域又要荒废多少耕地?”
“父皇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试想一下,耕地荒废,流民遍地。”
“若长此以往下去,我李唐江山何以千秋万世,我大唐百姓何以安居乐业?”
李泰这番话说的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回荡于大堂内久久不绝。
“也就是说那些达官显贵们,对朕的指令阳奉阴违?”
“食牛之风在大唐非但没能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变得愈发严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