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困难重重 (第2/2页)
“好好记你的笔记”老支书瞪了小李眼说——
小李缩脖子不说话了——
会议室里边又是阵阵笑声——
“孩子们上学难,建国以来我们这里就出现了个高中生”——
“老人看病难,遇到急病,套着驴车赶到镇医院要走六七个小时,大多数的人还没有等到见到医生就咽气了,哎……”——
“小伙子找媳妇难,我的老大儿子眼看着就三十了,还是找不到媳妇,我们老两口头发都愁白了,村里三十岁以上找不到媳妇的小伙子很多啊,有个去年从q省花了很多的钱才领回来个媳妇,不到半年,他们的家人就退回了全部的彩礼,带着姑娘走了”——
“我们家有五个孩子,全部辍学了,生活上困难,到年关就发愁,孩子们老是吃不好、穿不好,你看这个算吗”——
个乡亲说“你那是超生,困难是应该的,作为个党员,生那么多孩子,还有脸说”——
“……”——
不到会功夫,大家拉开了话匣子,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说上了,但是,牢骚发完了,都默默的坐在那里不说话了——
我开始说话了:“那么,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呢?”——
“主要还是路不好走,没有便利的交通,另外,自然条件差,靠天吃饭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现状”老支书说——
“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为啥就不能修条好点的路那”我问——
有人说:“大家过日子都紧巴巴的,哪来的钱修路啊”——
老支书心情沉重的说“官府倒是想过要给我们修路,但是,还是需要乡亲们集资部分,沿途的几个行政村都以没有钱拒绝了,所以,这事就直耽误着”——
我问道:“那为啥我们就要靠天吃饭啊?”——
“你这个瓜娃子,祖先就把我们生在这个穷地方了,我们有啥办法啊?”有人说——
大家哄笑——
“事在人为,我要是有办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呢”我说——
老支书听激动了,下边本来懒散的众人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神情很快就黯然了——
大半的人脸上露出的是不屑的神色,好像我说的话就是个笑话而已,——
老支书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世世代代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不知多少年了,比你聪明的人多了去了,你怎么就不想想,要是有办法,我们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人们马上附和:“就是,就是,你相帮乡亲们脱贫的心我们可以理解,但是”——
我微笑着说:“我有个想法,虽说有点不成熟,但是这总比没有办法强吧?”——
“那……说来听听,说不定你这个大学生还真有啥办法帮乡亲们脱贫呢?”老支书犹豫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