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622章 关于龚楚

第622章 关于龚楚 (第2/2页)

封天宇告诉胡杏儿,再等半个小时。如果龚楚还不来,就和乔立成撤。

胡杏儿表示明白。

这次又没有成功。

后来才打听到,这个龚楚果真是害怕了,他向黄涛请了病假,硬是没有参加这次的宴会。

由于龚楚深居简出,又居无定所,封天宇一时无法得手。

一个月后,余汉谋把龚楚调离南雄,给他封了个粤湘边区指挥官,指挥部设在韶关。

封天宇的特遣队因为要调回广州执行新的任务,所以分局领导放弃了诛杀龚楚的计划。这样一直到抗战爆发,叛徒龚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关于龚楚,这里用笔墨对他再作一些介绍:

龚楚(1901年11月—1995年7月24日),字福昌,曾用名龚鹤村,广东乐昌人。

龚楚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党的许多重要军事活动(如南昌起义及百色起义)。

龚楚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最高曾任中央军区参谋长。

1935年叛变。他的叛变投敌,给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特别是给赣粤边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造成了重大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龚楚后改名龚松庵,在香港定居40年之久,曾出版《我与红军》《龚楚将军回忆录》。

1990年,龚楚以年近九旬的高龄返回大陆定居,1995年在家乡辞世。

那么,他是如何叛变的呢?

1935年,龚楚奉命率一部分红军去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游击队在反“围剿”过程中,不仅损失惨重,和中央也失去了联系。

国民党当局在军事“清剿”红军和游击队的同时,采取“剿抚兼施”的政策,用金钱和高官厚禄等手段引诱共产党和红军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变节投降,以分化瓦解共产党组织和红军队伍。

龚楚经不起失败、艰苦、生死的考验,感到前途渺茫,对革命失去信心,加之国民党的引诱,打算叛变投敌。

1935年5月2日,龚楚带着一个连由临武基地赴郴县黄茅村。

当晚,他托辞身体不适,晚饭后就寝。趁警卫酣睡之际,半夜三更悄然逃离黄茅村回到故乡长来村。

龚楚回乡后不久,经广州绥靖公署秘书长张昭芹引荐,在余汉谋的粤军第一军先后担任剿共游击司令、粤湘边区指挥官、粤北五县联防主任等职务。

由于龚楚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还是中央军区的参谋长,是当年若干叛徒中职位最高者,于是人们送他一个称号———“红军第一叛将”。

然而,当年红军中的那些叛徒,绝大多数都没有得到善终①,而他为什么是个另例呢?

据说,由于龚楚害怕红军特遣队对他的诛杀,不仅请求余汉谋调离了职务,而且从此以后他对红军和游击队的剿杀收敛了许多。

抗战爆发后,他投入到抗击日寇的战斗中,也有不凡的表现。

1949年,全国基本已经解放,他知道大势已去,率部起义。

原本解放军让他去海南劝降薛岳,结果他到香港就不回去了,在那里办起了实业,成为了企业家。

他在香港一呆就是40年,晚年很想回到家乡落叶归根。

当大陆对国民党有既往不咎的政策后,他才申请回家,最终逃过了被审判的命运,活到了94岁,死在了老家,也算得偿所愿。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在红军时期,红军内部出现了许多经不起革命考验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先后叛变革命,投靠蒋介石政府,像龚楚、孔荷宠、方步舟、陈洪时、曾洪易、宋清泉、郭炳生等。但让他们丧失信心的革命,最终能取得成功,使他们万万没想到,最终得到了相应的处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