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嬗变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1935年6月14日,湘赣省委书记、军区政委陈洪时投敌。
陈洪时叛变使湘赣省最高领导机关陷于瘫痪。他为敌人提供了大量机密,并带敌人前来“清剿”。许多群众和革命同志惨遭杀害。
先前形象光辉的最高领导人转瞬间变为反革命屠夫。“叛徒比疯狗还要可恶”!这让留守人员愕然。
在红军内部。“不少干部、战士心里都在考虑着今后向何处去的问题。部队出现混乱”。
由此引发第二次“反水”高潮,领导系统和党政军各级组织全面解体。零散的部队只剩下不足200人。
湘赣边的斗争到了危急存亡的最后关头。
在湘赣边斗争趋于绝境的情况下,谭余保的执着和坚韧使他成为凝聚队伍、扭转斗争形势的关键人物。
他尽最大可能,派人找到分散在各地的30来人召开第二次棋盘山会议(1935年7月)①。
他在会上怒斥陈洪时并清算其恶劣影响,坚定“不怕死,不动摇”的信念,重建湘赣边党政军组织系统,整编部队,并坚持游击战争的策略。
同时,纯洁内部,加强肃反。
他发布《告群众书》,使湘赣边的群众相信红军还存在,湘赣边的红旗屹立不倒。
棋盘山会议是重树红旗的关键,但也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
一是彻底批判陈洪时,也就基本放弃了白区工作的可能选择,使剩余人员在出路上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离。
这种对外界的戒备和心理隔膜增加,是当时血的教训使然。
二是敌人以省委机关为目标,一旦发现就连续追杀十天半月。有时“七八天都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这使队伍陷入生存的绝境。
1935年下半年是留守人员最艰难的阶段。
长期处在被敌人追杀的环境中,也可能被战友认为是动摇者加以误杀,还可能随时病死、饿死。每个人的心态都很难维持健康。
如何解决封闭环境下的心理变异,成为维系这支队伍的重大难题。
谭余保按照苏维埃时期的规矩为段焕竞和李发姑举行婚礼。他说:“就是再艰苦,也不能使我们陷于绝境,也不能使我们从心理上丧失正常生活的能力。”
谭余保充分利用“苏维埃传统”这个手段,逐渐把队伍的心理拉上正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列宁室,每日正常操练,培训党政军干部,鼓励士兵为将来革命发展时当干部而努力学习。
这些措施,使队伍的心态开始由畸变向积极上进的方向调整。
敌人经过一年多的搜山“清剿”,以为红军已被消灭,便把主力撤出山区。
这使游击队得到喘息机会。为改善生活和改变恶劣的敌我态势,游击队开始打土豪、杀敌方县长和保甲长,以暴力对付暴力。
湘赣边省委不断调整斗争策略,他们搞两面政权、两面岗哨,向敌方派卧底,发展商人党员。
这样,极大地改善了游击队生存的小环境。
此外。还救济困难群众,带着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打土豪,打完后立即分钱分物。并为受欺负的群众主持公道。
这些措施,大大密切了游击队和群众的关系。使游击队又成为有源之水。在群众的支持下再度生根发芽。
熬过了艰难的1935年,1936年到1937年,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同时队伍的思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