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红一军团 (第2/2页)
红一团前卫营一到江边,对岸敌人就开了火。杨得志命令军团加强的几门三七小炮对敌人山顶火力点压制射击,同时对敌人的兵力配备情况进行火力侦察。
几炮过后,山顶的敌人就躲到山背后去了。杨得志立即派出部队分别到沿河寻找渡船。
在长征路上,红1团负责为整个中央红军开路,几十年后杨得志说:“在长征中,红1团当开路先锋,打了不少的硬仗、恶仗,千难万险,但是,最难的有两次,一是过乌江,一是强渡大渡河。”
可是,他率领英勇的红1团硬是克服万难打了过去,创造了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
抗战时期,杨得志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
抗战胜利后,杨得志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邯郸战役、正太战役和青沧战役。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龙振文一一红二团团长。
龙振文是江西永新人,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三军第九师排长、副连长、连长,红二团副营长、营长等职。
1935年春任红二团团长,同年9月在四川病故。
黄永胜一一红三团团长。
1933年,黄永胜任红一师三团团长。先后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343旅686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任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广西战役。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耿飚一一红四团团长。
耿飚是湖南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3年春,任红1军团第2师4团团长。
耿飚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漳州战役等重大作战。他机智果敢,英勇善战,率领部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
抗日战争时期,耿飚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参谋长、副旅长兼副政治委员,率部驻守陇东,保卫陕甘宁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耿飚回到晋察冀军区,任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他先后参与组织了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
1950年初,党中央决定调耿飚到外交部工作,这一干便是20多年,所以他没有参加授衔仪式。
而后来他也成为我国唯一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
张振山一一红五团团长。
张振山是江西人,在陕北遇敌机轰炸负伤牺牲。
朱水秋一一红六团团长。
朱水秋是浏阳淳口人,随叶挺参加北伐战争,参加过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一起上井冈山。
长征到达延安后,朱水秋调任八路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团长。
1935年1月6日到7日凌晨,他带领部队智取遵义成,为遵义会议的召开立下了头功。
不过,1938年因旧伤复发治病需要,朱水秋留在了湘鄂赣地区工作。担任了特委军事部部长,在湖南平江工作。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平江惨案”。好在,朱水秋幸免于难。组织上以为他也牺牲了,还专门悼念过他。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捕杀,朱水秋只好隐姓埋名,在湖南过上了农民生活。
浏阳解放前夕,朱水秋与地下党联系,恢复组织生活,解放后调任浏阳县武装部副部长。
1959年前后,不到50岁的他因伤办理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