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送行 (第2/2页)
叶媚媚因为心中有事,所以她的话也有点多了起来。
不知是关心,还是没话找话,宋波提到了那个盛旺才。
“陈大夫,那个石一江没再刁难范先生了吧?”宋波夹了一只河虾到叶媚媚碗里。
叶媚媚“唉”了一声,说:“宋将军,您不说,我都想跟您反映。石一江不在寻乌,可那个盛旺才神气起来了。他当上了特务队的小队长,要重新跟范先生过不去。我看他最终是想把太和堂搞垮。”
“什么?盛旺才?就是那个指认范先生当过红军的人?”宋波说。
叶媚媚说:“将军,正是他!正是他向石一江告发的范先生。”
“这个卑鄙小人!”宋波说,“我的手下也很讨厌他。放心吧,他不敢怎么你们的。”
那次宴请过后,叶媚媚也回请了一次宋波。理由是范佛成被关进监狱,宋波救了他。他代表范先生谢谢他。
这次是她单独请的宋波。摆明她想与宋波多说一些话。
因为种种迹像表明,盛旺才怀疑上范佛成,同时也怀疑自已了。只不过他没找到证据,不好住上面报。
这个人简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这次单独宴请的时候,她再次告诉了宋波,盛旺才这个人很危险!
临分别时,宋波对叶媚媚说:“陈大夫,盛旺才的事你不必放在心上,我知道该怎么办!”
在丝茅镇上,游击支队活捉石一江和盛旺才的事,叶媚媚并不知内情。
但是后来温碧霞告诉她,其实这正是宋波与她嫂子演的双簧戏。
西安事变后,粤军已经与红军游击队达成了某种共识,那就是枪口一致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为了演好这出双簧戏,在得到石一江和盛旺才都在丝茅镇时,宋波让参谋长通过某种关系直接联系上了游击支队。
丰金娥得到宋波的密计,亲自率领部队下了万达山。江朝宗看到红军游击队打来,佯装抵抗了一阵,就撤了。
丰金娥活捉了石一江和盛旺才。石一江和盛旺才至死也没明白:正是粤军和红军联手,才把自已推上了断头台。
盛旺才在被执行死刑的时候,张寡妇就站在人群里,亲眼看见盛旺才被执行了枪决。
对于这样的一个男人,她的心里多少有点失落感。
1937年10月间,叶媚媚接到了分局的指示,让她回到广州去,与项英、陈毅同志汇合,共同为组建新四军而努力。
叶媚媚在寻乌一直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她要走也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走的。
她走的时候,委托范佛成负责太和堂,温碧霞仍然回到万达山去。
李绪龙派人来接叶媚媚,温碧霞和范佛成为叶媚媚送行。
叶媚媚抱着温碧霞说:“好妹妹,替我谢谢丰姐,也谢谢你哥,我期待着在新四军的行列里与你们重逢①。”
叶媚媚很顺利地到了广州,见到了何翠姑。
何翠姑说,项英、陈毅等分局领导早已到了广州。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1937年10月2日,中共中央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抗日部队,组成一个军,由叶挺担任军事领导。叶挺欣然受命,并提议改编后的部队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0月12日,国民党南京政府正式颁布改编命令。12月下旬,新四军军部在武汉组建,1938年1月6日在南昌正式办公。其主要领导人是,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为加强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项英为分局书记兼军分会书记,陈毅为军分会副书记。在此前后,各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纷纷下山开赴指定地点,集中整训。
1937年10月,赣粤边的赣南抗日义勇军奉项英、陈毅和赣粤边特委之命,陆续到大余县的池江圩集中,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其中包括油山、北山、南山(即万达山)游击队共300余人。池江整训后,部队由300多人迅速扩大到700余人。随后,与湘粤赣边的红军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二营及第三营一部。1938年2月15日,队伍从大余县池江圩出发,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新四军离开江西开赴前线后,在各地留下了一批得力干部,建立了新四军后方留守机构。主要有:新四军驻赣办事处、赣南池江办事处、瑞金办事处、思顺通讯站、吉安通讯站、黄岗留守处、慈化通讯处、修水通讯处、都昌留守处、瑶里留守处、景德镇办事处、贵溪办事处、金资贵留守处、河口留守处、石塘通讯处。这些留守机构实际上也是当地的党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