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鲁班桥的传说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封天宇听到关老板话中有话,就觉得那个肖思汉在民众中很不得人心。
上午的时候,封天宇正准备去北城。因为他听人说,北城前几天一夜之间被抢了三家店铺,其中有一家店铺不但货物被抢,而且人还被杀,其状慘不忍睹。
却在此时,表妹杏儿用“地心传话”传过话来,让他去东门外鲁班桥与淦城地下党的同志会面,听取他们的汇报。
封天宇很想去见同志们,因为他很想尽快知道淦城这边的情况,所以他当即就奔东城。
东门外的鲁班桥是座古桥,也是千年古迹。东门外有一条河,名叫淦水河,淦城傍河而建。鲁班桥正在淦水河上。
此桥系木质结构,单孔,斜拉式。共有八根抱围粗的上等杉木从河两岸的石壁上斜斜伸出,伸向河心;然后又有四根竖柱将伸出的斜木锁住,成一半“井”字形。
鲁班桥的特点是没有桥墩,整座桥借用斜木与竖柱的暗托力,托住桥身。桥面铺上木板。桥上建有走廊以遮风雨。
人马走在上面,很稳当,丝毫没有晃动的感觉。它历经千年竟不朽塌,实为奇迹。
传说此桥为鲁班①亲手建造。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春秋时期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相互辩难,强行说服楚王停止攻宋。
鲁班和墨子是好朋友,鲁班在墨子的影响下,从帮助战争到服务民生,他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淦城的鲁班桥便是那个时期建造的。
鲁班是一个大发明家。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据说那个时期的淦河既深且险。河两岸怪石嶙峋,河底坚岩嵯峨。在此等地方架桥,简直为痴心妄想。
鲁班从当时的郢,多次到淦城来勘察。为了探得真实的数据,他不顾安危,用绵绳做悬梯,从崖顶攀缘而下,将河岸,河底勘测了个遍。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了这座斜拉单孔桥。
传说鲁班一生著述很多。主要作品有《鲁班经》。
《鲁班经》其实并非鲁班所著。
因为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正史很少记载,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由匠师自己编著的专书甚少。
宋初木工喻皓曾作《木经》,但早已失传,只有少量片断保存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
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部书的的前身,是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约当成化、弘治间,1465年~1505年)的《鲁班营造法式》,现已残缺不全。
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只限于建筑,如一般房舍、楼阁、钟楼、宝塔、畜厩等,不包括家具、农具等。编排顺序比较合乎逻辑,先论述定水平垂直的工具,一般房合的地盘样及剖面梁架,然后是特种类型建筑和建筑细部,如驼峰、垂鱼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