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857章八路军的诞生

第857章八路军的诞生 (第2/2页)

以第115师和第129师各一部挺进冀鲁边和冀鲁豫边,协同当地人民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

以冀中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

在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同时,以第129师一部挺进绥远,协同当地人民武装,开创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至10月,八路军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队伍发展到15.6万人。

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将兵力转向华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进行大规模的“扫荡”。

八路军总部令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的主力分别挺进冀南、冀中、山东,协同当地军民,粉碎日军“扫荡”,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12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山东各地共产党领导的起义武装统一编成八路军山东纵队,与第115师主力一部共同完成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1939年1月,以第4纵队为基础,组成冀热察挺进军,执行巩固平(北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任务。

1939年2月和6月,八路军总部两次发出整军训令,对各部队进行了两期整顿。

1940年2月,总部又发出整军训令,各部队又进行了两期整顿。经过整军,提高了八路军的军政素质,加强了部队中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

1939年8月,八路军第1纵队成立,统一指挥山东纵队和第115师入鲁部队。

1940年2月,八路军第2纵队成立,统一指挥太行山南部地区的部队。

3月,八路军在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4个纵队,政治保卫队3个旅、工人武装自卫队、暂编第1师等山西新军,陆续加入八路军的行列。

4月,第2纵队东进与冀鲁豫地区部队会合,成立冀鲁豫军区。

6月,冀鲁豫军区撤销,分别成立太行、太岳军区。

为协同新四军发展华中,八路军第2纵队一部南下豫皖苏边,于7月与新四军第6支队等部会合,先后编为八路军第4、第5纵队。

11月,成立晋西北军区(后改称晋绥军区),统一指挥第120师和在晋西北的山西新军。

1940年8月下旬,八路军向华北日伪军发动“百团大战”。至12月上旬,共歼日伪军4万余人。

1941年至1942年,日军先后5次发动了“治安强化运动”,连续进行残酷的“扫荡”和蚕食,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进行反共军事磨擦,八路军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部队减少到30万人,根据地面积缩小1/6,人口减少1/3。

在此期间,八路军加强了党的统一领导,实行精兵简政政策,撤销了纵队指挥机构。

成立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将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并将大部分主力旅与军分区合并,实行主力军地方化,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实行“敌进我退”。

八路军组织大批武装工作队深入日伪占领区开展军事斗争与政治攻势,配合根据地军民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治安强化运动”。

经过两年的艰苦战斗,粉碎日伪1000人以上的“扫荡”共144次,并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战胜了极端的困难,坚持了华北敌后抗战。

1942年中,八路军开展了反对军事领域中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增强党性的整风运动,进一步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

从1943年起,为克服财政经济困难,八路军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条件。

1944年,日军发起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向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八路军实行局部反攻,向日伪军占领的城镇和交通线连续发动了春夏秋季攻势作战,并以主力一部向河南和湘粤边挺进,收复了部分失地。

部队在作战中发展到50余万人。1944年冬,八路军开展了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的大练兵运动,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1945年,八路军发起春、夏攻势作战,将日伪军压缩到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上。八路军在1944年至1945年夏的局部反攻作战中,共歼日伪军25万余人,收复城镇70座。

1945年8月,八路军对日伪军展开了全面大反攻。在大反攻中,八路军共歼日伪军21万余人,收复城镇200余座。

通过八年的抗日战争,八路军共歼灭日伪军125万余人,解放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抗战中,八路军发展壮大到100余万人,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