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南京保卫战 (第2/2页)
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唐生智立即下达了一道命令,严厉禁止各部队擅自渡江逃离南京城,以为对日军劝降书的答复。
从东京来到南京前线的新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在听取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关于日军“已攻破了南京城周围所有的环形防线,约有三十万的中国军队就要被围”的报告后,立即签署了“机密,阅后销毁”的密令:“杀掉全部俘虏。”
据此,攻入南京城的日军各部,对已放下武器、失去战斗能力的士兵乃至无辜平民实施了大屠杀。
十日,日军从南京城的南面一直到东面,向中国守军中华门、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等要点发起全面进攻。
战斗最为激烈处集中在东南面的中华门和光华门。
日军第九师团在坦克和炮火的支援下,猛攻光华门城门,致使城门两侧的城墙被轰开两个缺口。
一股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了中国守军第二五九旅的阵地;另一股日军突入光华门城门纵深百余米,占据了两侧的房屋作为据点,企图掩护后续部队拥入。
卫戍军长官部急令宪兵教导二团预备队增援光华门,同时命令第八十七师进行反击。
王敬久的第八十七师,中央军嫡系部队,刚刚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
卫戍军长官部的命令是:把突入城里的日军消灭,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副师长兼第二六一旅旅长陈颐鼎和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商定,由易旅长率领一个加强团,由通济门外向东北方向实施攻击。
陈旅长率两个加强营由清凉巷、天堂村协同攻击,兵分两路夹击光华门里的日军。
战斗持续了八个多小时,守军官兵不但将突入城里的日军击退,还收复了工兵学校阵地。
反击作战中,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第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阵亡。
十日晚上,日军第十八师团占领了南京侧后重要的外围支撑点芜湖。
在南京城垣防线上,雨花台方向的中国守军第八十八师受到日军两个师团的联合攻击,其阵地全被摧毁,残部退守二线。
在南京东面的孟塘方向,中国守军第四十一师被日军击垮,被迫向城内撤退。
卫戍军长官部索性把第六十六军也调入城内,准备开始巷战。
在光华门和通济门方向,为了堵住缺口,第八十三军第一五六师被调了过来。
中国守军突然发现,光华门封闭的门洞内竟然藏有少量日军,正等着新一轮攻击发起时里应外合。
如果不把这股日军从门洞里挖出来,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任务交给了第一五六师和教导总队。
教导总队的谢承瑞团长建议往城门洞里倒汽油,把日军烧死在里面。于是官兵们把多桶汽油背上了城墙,然后从门洞上方向下倾倒点火。
同时,第一五六师组织的敢死队从城墙上缒绳而下,向门洞里四处逃散的日军猛冲猛杀。
把门洞里的这股日军歼灭后,第一五六师官兵乘胜向通光营房追击,试图扩大战果,但在日军强大的火力面前伤亡极大,冲在最前面的敢死队员无一生还。
十一日,激烈战斗在紫金山第二峰、陵园新村至西山一带展开。
中国守军是桂永清的教导总队。教导总队堪称中央军的精英部队,平时很少用于战场,现在只有毫不吝惜地把他们摆在第一线。
总队官兵的营房在孝陵卫,平时的训练就在这一带,因此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主阵地工事也修筑得十分坚固,以致数日来日军不能越雷池一步。
日军得知防守紫金山的是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后,加大了飞机和火炮的轰击,甚至使用了毒气弹,步兵更是一波又一波地轮番发动冲击。
在植被茂盛的紫金山山峰上,双方官兵扭打在一起。教导总队坚守之顽强令日军大为意外,他们认为这里的中国军人的勇猛程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最终双方都陷入了一种生命已经无关紧要的疯狂状态。
在中华门方向,雨花台阵地左翼被日军攻占,城门外的中国守军第八十八师在猛烈的炮击下几乎无法立足,被迫向城内撤退,而日军竟然跟随着撤退的中国守军追进了城。
卫戍军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亲自到一线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巷战,最终把突入中华门的三百多日军全部歼灭,雨花台阵地获得暂时稳定。
在南京城垣的西面,日军占领了水西门外的棉花堤阵地。由于雨花台左翼阵地的丢失,侧背受敌的第五十一师被迫退到了水西门里面。
这一天,日军国崎支队于当涂附近渡过长江,之后急促地向浦口运动。
浦口是南京城对面的一座小城,是守军的唯一退路。如果浦口有失,中国南京守军的唯一退路眼看就要被截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