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大撤退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日军不给国军喘息之机,迅速向苏南地区挺进,进而威胁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日军占领上海后,日本政府于1937年12月1日,以大陆命第7号,下达了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令。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为松井石根大将,参谋长冢田攻少将,下辖上海派谴军与第十军。
12月2日,东京方面免去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兼职,由朝香宫鸠彦中将(亲王)接任。
华中方面军除第101师团奉命驻守上海外,其他各师团,支队都不同程度投入向退守南京的国民革命军的追击,以进攻南京。
其中直接参与追击与攻击南京城的部队有日军王牌中的王牌第6师团及精锐第9师团,第16师团,第3师团先遣队,第13师团山田支队,另有第114师团,国崎支队等,总兵力约10万余。
这些部队绝大部分都是日军首屈一指的精锐,武器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而且挟有强大的空中、海上支援。
华中方面军于12月1日,接到大陆第8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当天,华中方面军即对所属两军作出如下进攻部署:
1.华中方面军计划与海军舰队协同攻克南京。
2.上海派谴军主力于12月5日前后开始行动。重点保持于丹阳,句容方面,击破当面之敌,进至磨盘山脉西部地区。令一部自扬子江左岸地区攻击敌之背后,同时截断津浦铁路及江北大运河。
3.第十军主力于12月3日前后开始行动,以一部自芜湖方面进攻南京背后,以主力击破当面之敌,并进抵溧水附近,应特别对杭州方面加强警戒。
接到命令后,华中方面军各部迅速向南京进击,其以上海和太湖以东作为最初出发地,沿太湖两侧攻向南京。
日军企图以包围之势进逼南京,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并围歼国军部队于南京城下。
早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的第三天(8.15),20架日本海军航空队攻击机就首次轰炸南京,大校机场,明故宫机场,八府塘,大行宫,中山东路等遭到轰炸,南京军民伤亡数十人。
中国空军奉命迎战,南京国军守军高射炮部队也开火还击,共击落日机4架,击伤多架。
1937年8月16日,日机又分5批共出动约70架次空袭南京,中国空军战机全体出动,当日共击落日机8架。
此后,日机便不断飞来南京或周围地区轰炸。8月26日深夜至27日凌晨,日机分2批共14架夜袭南京,向居民稠密区投掷炸弹与燃烧弹。
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中将于9月14日发出电令,由第二,第四和第五空袭部队组成南京攻击部队。
在9月16日以后反复攻击南京,主要目标为南京地区的航空兵力,军事设施及主要政府机关,指挥官由第二联合航空队司令官兼任,共指挥72架各种类作战飞机。
1937年9月17日,日军第二联合航空队司令官三贞三中将发出“集中各部队的精锐,编成南京空袭部队,断然在敌首都南京上空实施有史以来空间的航空决战的壮举”。
根据这一计划,日机9月19日至25日,对南京进行了11次轰炸。
1937年9月19日,77架日机分2次空袭南京,对中央广播电台(后迁往武汉,长沙;1939年才迁往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最重要的宣传机构,被日本政府称为“重庆之蛙”),首都警备司令部和居民住宅进行了轰炸,下江考棚,白酒坊,评事处等处民房被炸毁。
20日,日机57架分2批袭击南京国民政府,电台,大校机场及沿江炮台等处。中国空军出动11架战机奋勇迎战,在紫金山上空击落日机2架。
22日,日机分3次共出动61架次,对南京市内进行狂轰滥炸,其中包括人口密集的城南大街,外国使馆与下关难民收容所等。
25日,日机对南京的轰炸达到了顶点;全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实施4次空袭,共出动飞机94架次,投弹200枚以上。
中国空军迎击,在各高射炮群的配合下,击落敌机4架。
1937年12月上旬,南京保卫战期间。日本空军配合地方部队进攻,同时空袭南京城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