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904章南京外围战

第904章南京外围战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随着淞沪战场撤下来的各支国军部队陆续到达南京,以及从内地调往南京增防的国军部队,南京卫戍部队不断扩大。

最终含第2集团军徐源泉部(下辖第41师丁治磐部,第48师徐继武部;实为两师乙种军编制)。

第66军叶肇部(粤军),第71军王敬久部(仅第87师一个师),第72军孙元良部(仅第88师一个师),第74军俞济时部(日后威震日本的虎贲王牌军),第78军宋希濂部(仅第36师一个师),第83军邓龙光部(粤军),中央教导总队桂永清部(唯一达标的德械速成师),第103师何知重部(黔军),第112师霍守义部(黔军),宪兵部队萧山令部,陆军装甲兵团战车连(杜聿明部),共计13个师又15个建制团(教导总队11个团,宪兵部队4个团),约15万余人。

1937年12月5日,国民政府又任命罗卓英(罗店战役英雄),刘兴为南京卫戍副司令。

蒋曾电令李宗仁,白祟禧桂军支援南京。但被李白以桂军在淞沪会战伤亡惨重为由拒绝,实际桂军尚有二十余万大军。

12月初开始,唐生智对南京卫戍部队不断调整,充实。已在外围阵地与复廓阵地两个层次配备了兵力,据《南京卫戍军战斗详报》记载:

1.主阵地,板桥至淳化镇之线,以第74军之两个师(第51师,第58师冯圣法部)担任,孟塘至龙潭之一线,以第83军担任。

2.复廓阵地,狮子山及城北一带,由第78军担任,安德门至雨花台由第72师担任,河定桥至工兵学校由第71军担任,其北经紫金山前峰至蒋正庙,由教导总队担任。

这样的兵力配置,表明了南京卫戍部队指挥国军守土奋战,破釜沉舟的决心。

但是台面上,第36师,第87师,第88师,中央教导总队,第74军,第66军都是淞沪会战表现最为优异的国军部队。

其中第36师,87师,88师,中央教导总队名为德械精锐,但都经过淞沪大血战,战前精锐损失惨重。

补充上的都是新兵,这些新兵连基本训练都没有就上了战场;另外武器装备数量少,特别是重武器与日军差距巨大,弹药又匮乏;空军海军则基本打光。这造成了南京保卫战自始至终,国军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新编入的地方部队武器装备就更差,如粤军第83军,是新组建的新军;毫无对日作战经验,武器基本以汉阳造为主,根本无法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对抗。

至于黔军第103师,第102师更别提了,连汉阳造都没有,都装备些“老爷枪”。

但是国军官兵,战斗意志坚定;个个抱着必死决心。南京保卫战初期,他们确实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

遗憾的是,这一切却毁于蒋介石的决策,唐生智的指挥。

南京保卫战一开始,中日双方就打得难解难分。

这里是汤山镇国军防御阵地。

攻占句容的日军另一部,自6日起向汤山镇国军阵地发起攻击。国军官兵与敌整日血战,殊死拼斗。

第二天,国军第一线阵地多处被日军优势兵力突破;国军守军被迫撤至第二线阵地,固守汤山及汤山镇。

8日,日军主力在大炮,战车掩护下又扑向汤山第二道防线。国军第66军与刚调至汤山后方的第83军,协力阻击日军突击。

在汤山附近一个山头上,双方经连日激战,汤山国军奉命撤退。汤山沦陷。

汤山激战正酣时,另一支日军于12月6日上午10时绕过九华山,抵达龙潭至汤山间的孟塘,并向西直逼大胡山。

大胡山位于国军第2军团和第66军的防地之间,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于当天决定发起反攻,电令:第2军团第41师由北,第66军第160师由南,合力向孟塘,大胡山之敌进攻。

同时,宋希濂第36师第2补充团,配备战车防御炮,驰援麒麟门外。

刚刚从武汉抵达尧化门不久的第41师丁治磐部,迅速由栖霞山向龙潭,拜经台,射乌山,孟塘一线推进。

该部第246团,242团经反复冲杀,成功收复射乌山,丁家山,鸡笼山,东山头等处,毙敌甚多,但自己亦伤亡过半。

1937年12月7日夜12时,南京卫戍军总部又发出“卫参作命第二十五号”命令:第66军以有力部队,展开于棘山至空山一线,截断孟塘附近敌之退路,增调战车队给第36师补充2团,并展开于岗山至马基山之线,向当面之敌发起反攻。

而第41师除守备龙潭,拜经台部队外,应展开于射乌山,木山,龙山一线,向当面之敌发起进攻。

各进攻部队,接到命令后连夜动员,自次日拂晓起,即向日军发起猛烈反攻。

第160师第956团,于是日清晨全力进攻复兴桥日军,歼其一部,但未能攻克复兴桥。

8时许,日军主力转向大胡山、岘山、龙山阵地,企图进攻白家场,以切断国军守军后路。

但国军第956团官兵拼死抵抗,成功挡住了日军进攻;不过汤水仍被日军突破。后958团过来支援,阵地得于恢复。

战至当天下午2时,防守孟塘国军全部殉国;营长刘厚牺牲。

第2军团第41师,于8日午前6时开始攻击,与配有30余门大炮的数千日军血战。

当天9时许,日方又增派飞机、重炮、战车发动猛烈反攻。

双方终日肉搏,第41师则以守备龙王山的第245团由左翼出击,在东西斗山,丁家山一带与敌反复争夺。

据国军战史记载:“......终日肉搏,旋失旋得”。

战至下午6时,第41师各部伤亡甚众,但仍拼死坚守原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