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退入南京城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南京保卫战战役经历了哪些事情,为什么最后结果会失败?为什么日军会进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南京保卫战的历史资料和战役过程介绍,回顾历史上悲壮的一幕!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淞沪会战后,日军更是直奔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而来,妄图一战定中国。
国民政府组织重军进行南京保卫战,让日军付出了惨痛代价。南京失守后,日军为了报复,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
战役开始前,国民政府、南京市政府进行了全城动员,防空御敌。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为配合地面部队的进攻,打击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占绝对优势的日本陆海军航空队,频繁轰炸了中国的重要城市、港口和交通要道。
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更是日军空袭的重要目标。
1937年8月15日,号称日本海军“虎之子”的木更津航空队从台湾基地起飞,首次空袭南京。
从这一天起一直到12月13日南京失陷,在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共空袭南京118次,投弹1357枚。
但由于战前防空措施准备比较充分,空袭造成的损失远较其他城市为小。
南京最早的防空准备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件。
1934年8月,按距市中心150、200公里的要求,南京外围已设有上海、杭州、芜湖等22个防空监视哨,每哨设哨长一人,哨员4至6人。
中央防空情报所,设址于香林寺。
空袭警报由中央天文研究所、金陵兵工厂、首都警察厅负责,以汽笛和警钟发音为号,分预告、紧急、终了三种信号。
预告警报用汽笛发音两次,连续敲击警钟二分钟;紧急警报汽笛发音三次,敲击警钟三分钟;终了信号则用汽笛发音一次,缓击警钟一分钟。
至此,南京的防空监视、通信网基本建立起来。
1934年8月24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防空处,指导南京的防空建设。防空处处长由防空学校校长、防空专家黄镇球担任。
1934年11月13日,“首都各界防空宣传周”开始,国民党党政要人分别在广播电台、娱乐场所和大中学校作防空演讲。
《中央日报》和《中国日报》分别增辟《防空特刊》、《防空周刊》、《防空自卫周刊》等专栏,刊载这些演讲。
南京各军事院校的学生积极投身防空宣传。航空署每日派飞机在市区上空散发传单,9万份宣传册由防护团员逐门挨户散发。
防空宣传周委员会还编写了《防空演习歌》、《消防常识歌》、《灯火管制歌》、《防毒歌》四首通俗易记的防空歌曲。
如《防空演习歌》唱道:“众同胞,莫慌张,防空演习听端详;在欧美,各友邦,如吃便饭本家常。
1935年6月6日,防空委员会在南京第一公园(今公园路一带)举办防空展览会。
防空展览会期间,组织者举行了防空讲演竞赛会。竞赛分小学、中学、大学、军校学生四个组,全市47所学校进入决赛。
经过激烈角逐,小学组的督粮厅小学、武定门小学、扶轮小学;中学组的钟英中学、育群中学、汇文中学;大学组的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军校学生组的兵工专门学校、陆军大学、中央军官学校分获四个组的前三名。
每组第一名由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颁发优胜锦旗一面。
防空电影是防空宣传一种最直观的方式,6月6日起,南京各大电影院、民众教育馆、会堂、公共体育场公开放映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防毒、防空演习影片。
6月19日下午,防空展举行闭幕典礼及飞机表演,各机关、学校特许放假半天。
典礼时,到会群众达20万人,“突破历次群众大会纪录”。
飞机表演在明故宫机场举行,三架飞机分别向预置目标投掷燃烧弹、炸弹,后作特技飞行,消防队在地面配合作救火表演,历时两个星期的防展在“叹为观止”的高潮中结束。
到抗战爆发,南京总共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防空演习。这两次防空演习大大推进了南京的防空事业建设。
继南京外围战结束后,南京保卫战于12月7日正式打响。中日双方在南京城下进行了又一轮惊心动魄的搏弈。
防御紫金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